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和林

和林

哈剌和林的简称。突厥语 “黑砾石” 之意。为蒙古国国都。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载: “和宁路始名和林,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为名城。” 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十五年 (1220) 建都于和林,蒙古窝阔台七年 (1235) 筑和林城,前后五朝都此。中统元年 (1260) 忽必烈在开平 (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) 即帝位,首都南迁,和林置宣慰司。大德十一年 (1307) 设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,皇庆元年 (1312) 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。元亡后,北元又以此为政治中心。明建文四年(1402) 去国号。


喀(哈)拉和林的简称。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东岸厄尔得尼召北哈尔和林。蒙古窝阔台七年(1235年)筑都城和林,前后五朝都此。世祖中统元年(1260年)在开平即位后,首都南迁,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。元大德十一年(1307年)设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,统辖北边诸地,并置和林路,为行省治所。皇庆元年(1312年)改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。和林虽失去都城地位,仍为漠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。元亡后,北元又以此为政治中心。15世纪初期,鞑靼与瓦剌两部蒙古贵族之间相互攻伐,和林城遂逐渐荒芜。1948—1949年对和林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,发现土墙、宫殿、市街、房屋等遗迹甚多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府门驿

    ①明置,在今广西桂平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浔州府桂平县: 府门驿 “在城南。《舆程记》: 自府门驿历大藤峡水口,共九十里至牛屎湾堡……又自府门驿而西四十里为淹冲堡”。②在今广西梧州市城西南。《

  • 巨母古城

    辽边防城。在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。《辽史·耶律世良传》:开泰三年(1014),“奉命选马驼于乌古部,会敌烈部人夷剌杀其酋长稍瓦而叛,邻部皆应,攻陷巨母古城”。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扎赉诺尔乡之南十里、木

  • 梧桐岭

    在今福建福州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天福四年 (939),闽王昶 “出北关,至梧桐岭”,为众所杀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福建省福州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天福四年(939年)闽王昶出北关,至梧桐岭,

  • 鹿屏山

    清属玉环厅。即今浙江玉环县东海中大鹿山。

  • 袁花镇

    清置,属海宁县。即今浙江海宁市 (硖石镇) 东南二十八里袁花镇。明为袁花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海宁县 “尖山” 条: “嘉靖三十年,倭据尖山,焚掠袁花市。” 即此。在浙江省海宁市东南部,东邻海盐县。面

  • 南宁军

    南宋端平二年 (1235) 改昌化军置,治所在宜伦县 (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中和镇)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南岛西部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为儋州。南宋端平二年(1235年)以昌化军改名,治宜伦县(

  • 九疑鲁观

    即今湖南宁远县南五十五里鲁观瑶族乡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赵宅镇

    北宋置,属将陵县。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。

  • 盛唐山

    即武陟山。在今安徽六安市西三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29: 六安县 “西二十五里有盛唐山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安徽省桐城市南。西汉元封五年(前106年),汉武帝南巡,狩猎于此。

  • 淅地港

    亦作察地港、撒地港、彻第缸。即今孟加拉国之吉大港。明费信 《星槎胜览》 卷4: 榜葛剌国,“其国海口有港曰察地港,立抽分之所。其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,遣部领赍衣服等物,人马千数迎接”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