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玛河
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之哈蟆河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2: 牡丹江 “又东过宁古塔城南,有哈玛河自南来注之。河出城南老松岭,两源岐发,曰二道河,曰三道河,合西北流,折而北,庙儿岭水自西来注之,又北受东来之梳尔绰河,一曰索尔霍绰,又东北东受小水一,又北入瑚尔哈河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之哈蟆河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2: 牡丹江 “又东过宁古塔城南,有哈玛河自南来注之。河出城南老松岭,两源岐发,曰二道河,曰三道河,合西北流,折而北,庙儿岭水自西来注之,又北受东来之梳尔绰河,一曰索尔霍绰,又东北东受小水一,又北入瑚尔哈河”。
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)置,属辽东都司。始治辽宁辽河西,永乐元年(1403)徙治广宁中屯卫城(即今辽宁锦州市)。清康熙三年(1664)改为广宁府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置,初治于辽水西岸,后移
明置,在今四川广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广安州: 盘龙驿 “在州南。本属南部县,嘉靖三十六年移置于此”。
亦作淞海。在今广西钦州市南十里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置巡司于此。后移钦州北七十五里小董村 (今小董镇)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南。明洪武时于此置巡检司。
即氶水。今山东枣庄市南峄城大沙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23沂州氶县: “承治水出县西北六十里方山之东,王莽改氶县为承治,故水有此名。”
大宁都指挥使司的简称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治所在大宁卫(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、辽宁、内蒙古之交部分地区。次年改置北平行都司。永乐元年(1403)复旧名,侨治保定府(今河北保
明置,属沈阳中卫。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九十里石佛寺乡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有十方寺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“上榆林堡”条下:“十方寺堡在蒲河所西北,其南有马空堡,亦万历末增置。”
即古延乡水。今河北洋河上源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二》:西洋河“在怀安县西北。自山西天镇县平远堡流入,经西阳河堡南五里,又东至柴沟堡西北入东洋河”。
在今广东潮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海阳县:三利溪“在府城西。导濠水西历潮阳、揭阳二县,回抱曲折,殆将千里,而后入海。三县利之,因名。……《通志》:三利溪,宋元祐间浚,明正统以来,日就湮塞,宏
即今江西东乡县东北愉怡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抚州府东乡县: 东北有 “愉怡街”。
即曲宗。在今西藏波密县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