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金山
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绩溪县: 唐金山 “在县东南九里。其麓宽平,三面临水,周围如城,又有冈阜泉石之胜”。为唐汪华祖居地。
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绩溪县: 唐金山 “在县东南九里。其麓宽平,三面临水,周围如城,又有冈阜泉石之胜”。为唐汪华祖居地。
①在今云南大理市北,大理古城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: 画卦台 “在太和县 (今大理古城) 西龙泉峰下。《旧志》,诸葛亮屯军之地,世传亮于草莱中,得石刻伏羲象,因画八卦作台祀之。今俗名祭天台”。②在今
清置,属施秉县。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。
明正统八年(1443)置,城初在塞外花马盐池(今宁夏盐池县北)。因其地孤悬寡援,天顺中改筑于今宁夏盐池县。成化十五年(1479)改置花马池守御千户所。明正统二年(1437年)筑,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
①东汉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。西晋属义阳郡。东晋太元中改为平阳县,移治仁顺城(今河南信阳市)。南朝宋孝建三年(456)析平阳县复置。南齐属北义阳郡。北魏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城阳郡。治所在今
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南真武乡。清光绪 《江津县志》 卷2: 真武场 “距城六十里”。
即碣石山。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十里仙台山娘娘顶。《魏书·高宗纪》:太安四年(458)二月,“丙子,登碣石山,观沧海,大飨群臣于山下,班赏进爵各有差。改碣石山为乐游山,筑坛记行于海滨”。即此。
古族名。又作失韦、失围。北魏时始见记载,一说即鲜卑的别译。源出古东胡,与契丹同类,在南为契丹,在北号室韦。初有五部,至隋唐时渐分为三四十部,唐代突厥人统称之为 “三十姓达怛”。分布于今大兴安岭北部,东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源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。贞观后废。
又作银沙逻、银砂罗。宋大理置,属永昌府。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。元升为银沙罗甸宣慰司。
隋开皇初改窟胡县置,属石州。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西北。大业三年 (607) 属离石郡。大业末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初改窟胡县置,治今山西省中阳县西北,属离石郡。大业末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