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尔喀部
青海额鲁特之一。属西宁办事大臣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北部,青海湖南岸。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 卷12: 青海喀尔喀部一旗,元太祖之裔,始祖名多尔济阿拉布坦伊勒登,“徙牧青海,子纳克额尔德尼阿海生达什惇多布,不复归喀尔喀部,隶和硕特族。雍正元年,罗卜藏丹津胁青海喀尔喀诸台吉附己,纳克额尔德尼阿海从子根惇,迎大军降,王大臣议青海之喀尔喀,请别设旗分佐领,勿隶和硕特族,允之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喀尔喀部: “牧地在青海南岸,东至察罕哈达,南至南山木鲁,西至乌兰布拉克,北至青海。”
青海额鲁特之一。属西宁办事大臣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北部,青海湖南岸。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 卷12: 青海喀尔喀部一旗,元太祖之裔,始祖名多尔济阿拉布坦伊勒登,“徙牧青海,子纳克额尔德尼阿海生达什惇多布,不复归喀尔喀部,隶和硕特族。雍正元年,罗卜藏丹津胁青海喀尔喀诸台吉附己,纳克额尔德尼阿海从子根惇,迎大军降,王大臣议青海之喀尔喀,请别设旗分佐领,勿隶和硕特族,允之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喀尔喀部: “牧地在青海南岸,东至察罕哈达,南至南山木鲁,西至乌兰布拉克,北至青海。”
即今河南新县北二十四里浒湾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 11: 同治三年 (1864) 八月,捻军 “由新店、长潭、虎湾……分踞东南之范店”。
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襄安县 (今安徽巢湖市)。七年 (624) 废。(1)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襄安(今安徽巢湖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巢湖市和无为县西北地。属淮南道。七年废。为巢县。
唐以来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。公元632—634年,哈里发阿布·伯克尔统一了阿拉伯半岛。公元661—750年,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,都城在大马士革(今叙利亚首都)。公元750年,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徙都巴格达(
即汤溪水注入长江之口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。《周书·陆腾传》:“天和初,信州蛮、蜑据江峡反叛,连结二千余里, 自称王侯,杀刺史守令等。又诏腾率军讨之。腾乃先趣益州,进骁勇之士,兼具楼船,沿外江而下,军至汤
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南梭坡乡大寨村(达则村)。清康熙四十年 (1701) 置鲁密达则土百户。
金称按出虎水、阿触胡水、阿术火水。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阿什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阿勒楚喀河“在(吉林)城东北九百里。源出扎松阿山,西北流经阿勒楚喀城东二里,至城西北七十里,入混同江”。民国魏声龢《
①即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。《魏书·勿吉国传》:“国南有徒太山,魏言‘太白’,有虎豹罴狼害人,人不得山上溲汙,行径山者,皆以物盛。”《新唐书·黑水靺鞨传》:“其著者曰粟末部,居最南,抵太白山,亦曰徒太山
汉西域国名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。东界乌孙,西达奄蔡,南接大月氏,东南临大宛。王都卑阗城 (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)。西汉永光元年 (前43),康居迎匈奴郅至单于居康居东部合力抗乌孙。
1949年3月当地解放后由临榆县析置,属辽西省。治所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。1952年划归河北省,由秦皇岛市管辖。1953年撤销并入秦皇岛市。旧市名。1949年由临榆县析置。治山海关西口(今河北秦
唐置,属羁縻悦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