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善化寺

善化寺

在今山西大同市区南部。俗称南寺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(713—741),故名开元寺。五代晋时改称大普恩寺。寺内建筑多毁于辽末,金天会六年 (1128) 重修。明正统十年 (1445) 整修后,成为当时官吏习仪之所,改名善化寺。主要建筑有金代建筑山门、三圣殿及辽代遗构大雄宝殿等,殿内二十四诸天为金初所塑,神态生动。殿西侧为金贞元二年 (1153) 所建普贤阁。该寺为辽金寺院中布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俗称南寺。在山西省大同市区南门外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,称开元寺。五代晋时改称大普恩寺。辽保大二年(1122年)大部毁于兵火。金天会六年(1128年)至皇统三年(1143年)重建。明正统十年(1445年)始称今名。寺院坐北向南,处中轴线上,前为山门,中为三圣殿,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,其左右为东西垛殿。建筑高低错落,主次分明,左右对称,是全国辽、金寺院中布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。大雄宝殿是辽代遗构,殿内有辽、金塑像33尊和清代壁画。其余主要建筑均建于金代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善化寺三圣殿塑像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急水门

    ①在今广东潮安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急水门 “在海阳县南二十里。东通韩江。两山夹峙,中砥大石,水势迅驶奔涌,故名”。②在今海南省文昌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一》 “铺前港” 条下: “石栏港

  • 歪染

    即今贵州兴义市东南歪染乡。清罗绕典《黔南职方纪略》 卷2兴义府: “捧鲊营溯红水江而西,直抵黄泥河为界。其间歪染、养马、白云、法岩诸寨,皆系昔日顽苗恃险负隅之处,山高箐深,瘴疠尤甚,实夷脓要隘也。”

  • 泥溪驿

    在今四川屏山县东金沙江岸边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马湖府屏山县: 泥溪驿在 “府东一里”。

  • 红土山

    ①即布库哩山。在今吉林安图县西南长白山东赤峰。清张凤台《长白征存录》卷2:“又正东与长白山相距只六十里者则有红土山。”山西北有布尔湖里池,旁有天女浴池碑。相传此为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氏先世神女浴处。②在

  • 吴公市

    在今江苏太仓市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:吴公市“在州南十五里。一名小娄塘”。

  • 土楼山

   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北禅山。因多土楼,故名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湟水又东径土楼南,楼北倚山原,峰高三百尺,有若削成。楼下有神祠,雕墙故壁存焉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9湟水县:“土楼山,在县西一百三十里。下有土楼

  • 石岩县

    唐调露二年(680)置,属岩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境。天宝初属常乐郡,乾元初复属岩州。后废。

  • 云翔寺

   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南南翔镇太翔寺。南朝梁天监中建,初名南翔寺。南宋绍定年间改名云翔寺。

  • 来远军

    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)升来远县置,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鸭绿江中黔定岛上。后升为来远州。

  • 天池关

    明置,属彭水县。在今四川酉阳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境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彭水县:“东南有天池关。”清同治《酉阳直隶州志》卷4彭水县:天池关,“《县志》:县城东二百里,与酉阳接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