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四明山

四明山

①在今安徽郎溪县北十五里。俗称蚂蚁山。据地名普查实地考察证实,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前之建平会师,于此集结,建平会议即由李秀成主持在此召开。

②在今浙江东部,系甬江与曹娥江之分水岭,绵亘于今浙江余姚、鄞县、奉化、嵊县、上虞等市县境。主峰四明山在嵊县东北,海拔1012米。《唐六典》卷3:江南道名山有“四明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绍兴府:四明山“四傍皆虚,玲珑如窗牖,故名”。

③在今福建罗源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00福州永贞县(今罗源县):四明山“在县西五里。其山屹然如削,高列四峰,有古坛、生药、丝竹交荫其上。有石井,泉甘如蜜,挠之不浑,雨之不溢,盖灵异之所也”。明王应山《闽都记》卷32罗源县:四明山“在县西隅,一名毒火,有四峰焉。相传此地赤松炼丹,尝有人闻丝竹之音”。


(1)古称勾余山。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。天台山支脉。南北走向。据《浙江通志》载:“上有方石,四面如窗,中通日月星宿之光,故曰四明山。”由流纹岩及凝灰岩组成。曹娥江、甬江分水岭。同名主峰在嵊州市东北,海拔 1017 米。多松、柏、竹林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为革命根据地。建国后,在樟村建有革命烈士陵园(内有烈士纪念塔及墓)。(2)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北,为冷水滩、祁阳、邵阳三区市县界山。由板岩、页岩构成。取“一峰独耸,四面皆明”之意。主峰腾云岭,海拔 1052 米,为市最高峰。相传汉末腾云禅师隐居此峰,故名。峰西有焦山,据县志载,舜帝南巡时曾在此休憩。建有四明山林场,产杉、松、竹。矿产有铜、铅、锌、铝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屏南暗沙

   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浅湖的中部。东北距南扉暗沙3.8海里,西距乐西暗沙7.3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屏南暗沙。

  • 开县

    ①明洪武六年(1373)降开州置,属夔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开县。《明史·张献忠传》:崇祯十四年(1641),“献忠乃悉众攻楚兵于土地岭,副将汪之凤战死,遂陷大昌,进屯开县”。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。1928

  • 天成村

   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天成乡。民国《绥远通志稿》卷2:凉城县第二区驻天成村。

  • 光堡驿

    又名苏木哈喇垓、苏木哈喇灰。清光绪年间置,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七十里头堡。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哈密厅:头堡驿,“回语呼其地曰苏木哈喇灰。注:苏木,部落也。其地在前明为哈喇灰人所居也。……堡甚小,居民二十

  • 提罗卢和国

    亦译作罗和异国。一般以为在今波斯湾内伊郎西部之阿巴丹附近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 “广州通海夷道”: “又自提��国西二十日行,经小国二十余,至提罗卢和国,一曰罗和异国,国人

  • 丹杨县

    ①即丹阳县。今江苏丹阳市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作“丹杨”。②即丹阳县。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丹杨镇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 作丹杨郡、丹杨县。并云:“丹杨山多赤柳,在西也。”《宋书·州郡志》 亦作“丹杨令,

  • 蒋峪集

   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蒋峪镇。明嘉靖 《临朐县志》: 蒋峪集 “在县南七十里”。

  • 丰宝场

    北宋置,属大冶县。在今湖北大冶市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3兴国军:丰宝场“离大冶县九十里。出胆水,浸铁成铜”。北宋置,在今湖北省大冶市北。有铜冶。

  • 右北平郡

    战国燕置。秦治所在无终县(今天津市蓟县)。西汉移治平刚县(今辽宁凌源市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承德、天津市蓟县以东(长城南滦河流域及其以东除外),辽宁大凌河上游以南,六股河以西地区。东汉移治土垠县(今河

  • 昌水

    在今湖南平江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平江县: 昌水在 “县北八十里。出幕阜山,西南流山涧中,有巨石,水绕其旁,形类昌字,因名。又南合汨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