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角板
在今辽宁北票市南。民国《朝阳县志》卷4:四角板“在二官营子东北二十里,川州故城即其城处”。
在今辽宁北票市南。民国《朝阳县志》卷4:四角板“在二官营子东北二十里,川州故城即其城处”。
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南二十里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 “山势险隘,有悬瀑千余尺,下注城池。蛮名铺哇洟。”
在今江西定南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定南县:五虎岩“在县城(今老城镇)东南,接和平县界。《志》云,县城南隔河不一里,以山顶分水为界,即和平县境,为江、广分界处”。
①北周置,治所在固始县 (今河南固始县东北七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固始、商城、淮滨一带地。后废。②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翼城郡置,治所在翼城县 (今山西翼城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翼城、绛县等县地。二
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。古名东海城,南齐置东海县于此。(1)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东南部。面积4.8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城,人口 9700。南北朝时筑城,曾名临海镇、东海城、凤凰城。
疑即御宿苑。西汉长安苑囿。在今陕西长安县南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 “水衡都尉,武帝元鼎二年初置,掌上林苑,有五丞。属官有上林、均输、御羞、禁圃……。” 注: “如淳曰: ‘御羞,地名也,在蓝田,其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道州路置,属湖广行省 (后改布政使司)。治所在营道县 (今湖南道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、宁远、江永及江华瑶族自治县地。洪武九年 (1376) 改为道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
即今福建厦门市西文圃山。层峦叠嶂,深洞长谷。有龙池岩及云岳、云峰、云泉、云峤诸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0泉州《景物下》:文圃山“在同安县西。上有花圃蔚然,唐文士谢修尝居此”,故名。
一名榜色城。明建,即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坊州城站。清废。又称榜色城。即今吉林省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。明于此置驿站。
即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六十五里老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河曲县:老营堡“(明)正统末置,宏治十五年、万历六年增修,周四里有奇”。
南朝梁大同中置,属巴州。治所在永康县(今四川达县西北七十五里桥湾乡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县西北地及平昌县东南地。北周天和二年(567)为万州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永康县(今四川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