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唐兴县置,属建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浦城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浦城县: “以城临浦”,故名。宋属建宁府。元属建宁路。明、清属建宁府。1913年属福建北路道。1914年属建安道。1
即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之湔江及支流白鹿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彭州九陇县: “武后时,长史刘易从决唐昌沲江,凿川派流,合堋口埌岐水溉九陇、唐昌田。”
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金乡卫。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二十里沙园村。清顺治中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南沙园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裁。
北宋初置,属宁德县。即今福建宁德市东北三屿。元丰初废。
①汾水支流。源出今山西翼城县东南,流经绛县、曲沃、侯马、新绛等县市入汾水。《左传·成公六年》: “新田土厚水深,居之不疾,有汾浍以流其恶。” 《水经·浍水》: “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,西过其县南
亦作麻通。即今四川白玉县。“麻通”,藏语意为 “坝子下端”。民国 《白玉县图志》: “白玉县原名麻陇。历为德格土司所辖之地。”
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东峰。马明卿《华岳志》:“岳顶东峰曰仙人掌,峰侧石上有痕, 自下望之,宛然一掌,五指具备。”东汉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高掌远蹠,以流河曲。”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 引曹植《述征赋》:“表
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。宋范致明 《岳阳风土记》: “洞庭山之北,宜春口出焉。韩退之诗 ‘朝发宜春口’,即此地也。”
①唐龙朔二年(662)置,属桂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。以灵渠水为名。北宋属静江府,绍定四年(1231)移治今县东北三街镇。元属静江路。明属桂林府。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4
即今台湾东北大海中之赤尾屿。明陈侃《使琉球录》中“过赤屿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