坛头山
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之檀头山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宁波府象山县:“南有石坛山,亦曰坛头山。”
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之檀头山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宁波府象山县:“南有石坛山,亦曰坛头山。”
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南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范阳陂 “在范阳城西十里,方十五里,俗亦谓之为盐台陂。陂水南通梁门淀,方三里,淀水东南流出长城注易,谓之范水”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下关东北,即长江之南支。一名南京河。清嘉庆 《江宁府志》 卷9: “江水自大胜关以下,中隔大洲,故南江曰草鞋夹,至黄天荡,洲尽江合。”
即慎阳县。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。后讹为慎阳县。
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)建,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南巴润别立镇境内。乾隆二十五年清廷御赐用蒙、汉、满、藏四种文字书写的“广宗寺”匾额。因地处定远营(后改名巴彦浩特)南,俗称南寺。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
五代唐置,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小剑山下。《资治通鉴》:后唐长兴元年(930),董璋“复于剑门北置永定关,布列烽火”。
从今黑龙江哈尔滨市至中苏边境的绥芬河。全长546.4公里。为中东铁路的一部分。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建成。在黑龙江省。自哈尔滨至边境城市绥芬河,途经牡丹江等地。长548千米。1898年始建,1
亦作路多克。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治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阿里诸城: 鲁多克城 “在喇萨西北二千九百三十余里”。鲁多克又作茹拖、罗多克喀尔。清康熙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日土县。
秦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湘潭县西南花石镇。西汉属长沙国。东汉为湘南侯国,属长沙郡。三国吴仍为湘南县,为衡阳郡治。南朝宋属衡阳郡。南齐废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湖南省湘潭县西涟水北岸。南朝齐废入湘西县。
一名秦岭。即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里秦岭山。北周、北齐分界处,为双方攻守要地。《周书·杨㯹传》:西魏大统十二年(546),“及齐神武围玉壁,别令侯景趣齐子岭”。《周书·武帝纪》:建德五年(5
1913年改胪滨府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满洲里市。1934年日占期间改设满洲里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胪滨府裁府改县,治满洲里(今内蒙古满洲里市)。1942年撤销,改置满洲里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