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置,属依政县。即今四川邛崃市东三十里固驿镇。
即显圣镇。今甘肃正宁县东南四十里秋头乡。《清一统志 ·庆阳府二》: 湫头镇 “在县东四十里。即显圣镇也”。
①一称新店汛。即今河南新县治。旧属光山县。清置汛于此。1932年置经扶县于此。1947年后为新县治。②一作大新店镇。即今河南郾城县西二十八里新店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 11: 同治四年(186
即今四川白玉县南盖玉乡。民国 《白玉县志》 路道: “南路出城,沿白玉河路道平坦,经盖玉大吉七十里至沙玛宿,地方沃野。”
①唐永泰元年 (765) 改临水县置,属磁州 (后改名惠州)。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。北宋初改名昭德县。②即义招县。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 (湖寮镇)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误作 “昭义”。古县
即今新疆天山。《山海经· 北山经》:敦薨之山 “敦薨之水出焉,而西 (东) 流注于泑泽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敦薨之水 “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敦薨之山……敦薨水出
北魏孝昌中析阳城县置,属洛州阳城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三十五里康城村。隋仁寿四年 (604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嵩州。贞观三年 (629) 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孝昌中析阳城县置,治今
①旧名荆南山。又名南山、南岳。俗名铜官山。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二十里铜官山。岩洞绝胜,上有龙池,为古阳羡产茶处。《寰宇记》卷92宜兴县:君山“在县南二十里。旧名荆南山,在荆溪之南。《风土记》:汉时县令袁
即今贵州册亨县西册阳乡。清为贞丰县地,有贞丰州同驻此。
①辽置,为上京道边防城之一。在今内蒙古满洲里市附近。《辽史· 地理志》: 静边城 “本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。北邻羽厥,每入为盗。建城,置兵千余骑防之。东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”。后废。②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