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山寨
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贵池县 “乌石山寨” 条下: “又城山寨,在府西百三十里。元末,建德土豪罗友贤聚众保障,遂为乱。至正二十年,我师取建德,以友贤归。二十二年,友贤复据城山寨以叛,欲通张士城,杭、歙震动。既而徐达等讨平之。”
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贵池县 “乌石山寨” 条下: “又城山寨,在府西百三十里。元末,建德土豪罗友贤聚众保障,遂为乱。至正二十年,我师取建德,以友贤归。二十二年,友贤复据城山寨以叛,欲通张士城,杭、歙震动。既而徐达等讨平之。”
在今河南嵩县东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嵩县:伊阳渠“分伊水以溉田”。
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河。为鸭绿江支流。清《满洲源流考》卷15引《元一统志》:“大虫江在辽阳路,发源县东南龙凤山分水岭下,东南流经废博索府(即婆速府),南流合于鸭绿江。”
即今海南省临高县东马袅乡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:马袅渡“在临高县东四十里……有哨船防守”。
亦作妙噶山站。清乾隆二十七年 (1762)置,为吉林将军境内北路驿站之一。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北迎兰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57: “妙噶山站,南至三姓城五里。”
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四十里斟灌城里。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 引 《汲郡古文》: “相居斟灌。” 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 魏绛曰,寒浞 “使浇用师,灭斟灌及斟寻氏”。杜注: “二国,夏同姓诸侯,仲康之子后相所依
在今安徽铜陵市西,接铜陵县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铜陵县:天井湖“在县东门。湖心有井不竭。远近诸川,多汇于此, 引流为河口河”。又称天岗湖。跨安徽省五河与江苏省泗洪二县境。原系淮河支流河道,黄河南徙夺淮
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罗定州》: 洞青岩 “旁有小径,曲邃通幽,游者用火引入,每数丈一曲。有一石孔,流光开豁,竟日探寻,无有底止,为一州之绝胜”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南东冲。扼三湾湾口,形势险要。清建有炮台,有千总驻此。村名。在福建省霞浦县南部、东冲半岛西南端、三沙湾口东岸。属北壁乡。人口 2500。汇霞浦、宁德、福安、罗源四县之水直冲东海,故名。为
在今贵州荔波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都匀府》: 董界堡 “在荔波县南一百六十里,与广西南丹州接界。明万历八年,南丹酋莫之厚谋侵县地,毁董界官堡,据喇立、喇歌、董界、翁隆、吉利、喇离上下七村,督臣刘尧诲谕却
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银坑镇。明嘉靖 《赣州府志》 卷5: 雩都县有银坑隘。清同治 《雩都县志》 卷6: 银坑隘 “在县东北安富里。 明弘治间张设”。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所置胜利县后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