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辉州置,属卫辉府。治所即今河南辉县市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88年改置辉县市。古旧县名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辉州置,治今河南省辉县市城关镇。为
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一百一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水门寺关“义院口东第四关口也。《志》云:水门寺以北为平顶谷、城子谷等关,而东接董家口关”。
①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隅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3漳州: 登高山“在州治之西二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登高山 “脉自天宝山来,蜿蜒起伏三十余里,至郡城西北一峰耸拔,名曰望高山,其南麓为登高
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曲阳县:白道安口“稍西即狼牙口也, 自白道安口而东北,历岳领口、小关城口、夹耳安等口,而接倒马关。又自狼牙口而西,历梧桐树、乱树林、黄草安等口,而接阜平县之落路口
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,与西岸黎阳津相望。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张仪为秦连横,说赵王曰:“今秦以大王之力,西举巴蜀, 并汉中,东收两周而西迁九鼎,守白马之津。”又《燕策二》:苏代约燕王曰,“决白马之
在今四川巫山县北三十里双龙镇。《明史·邵捷春传》:崇祯十三年(1640),“(罗)汝才、(惠)登相越巴雾河,陷开县”。
秦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即今湖南郴州市。汉为桂阳郡治。隋初为郴州治。大业初为桂阳郡治。唐复为郴州治。五代晋改为敦化县,后汉复改郴县,仍为郴州治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为郴阳县。明初并入郴州。191
清初设施溪漾头关,后置漾头长官司。即今贵州铜仁市东漾头镇。“漾头” 系苗语音译,意为汉人寨。
①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池州府贵池县:西岩山“在府西南百五十里。高万仞,周数十里。其相接者曰鱼载山”。②在今福建浦城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西岩山“在浦城县西德星门外五里。五代时王
即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沿河城乡。明于此设守御千户所。清改置都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