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河州路置,属西安都卫。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。后属陕西都司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、广河、和政等市县及东乡族自治县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。五年 (1372)改为河州府,
即今江西广昌县东南百里塘坊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北宋东京 (今河南开封市) 旧城景龙门外。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 卷9载: “凌霄花未有不依木而能生者,惟西京富郑公园中一株,挺然独立,高四丈,围三尺余,花大如杯,旁无所附。宣和初,景华苑成,移植于芳林
北宋置,属新秦县。在今陕西神木县东南一百里。金陷于西夏。废。
明洪武十六年 (1383) 改普安路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东旧普安。二十二年 (1389) 废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年)以普安路改置,治今贵州省盘县东旧普安镇。属云南布政司。二十二年
在今浙江余杭市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93盐官县: “ (临平) 湖在临平山南。” 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卷9: 临平山,“ 《祥符经》 云: 去仁和县旧治五十四里。山高五十三丈,周围十八里……山上有塔,有龙洞
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山下。有唐欧阳询书道林寺碑。宋圆悟禅师居此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 引 《府志》: “宋朱、张讲学时,从游者众,建道林精舍以居学者,后归于寺。”
①在今江西信丰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信丰县:谷山“在县西二十里。《舆地志》云,其山下有石如人形,有池水生鱼鳖,山临谷水,因以为名。高一千五百丈,不通人行”。②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
即今四川南川市北福寿乡。民国 《南川县志》 卷2: 福寿场 “北路偏西五十里。俗呼罗洞坪,位高原上,大溪、龙川两夹之,上下各二十里。旧场名郑家街。……明季迁老场坪,去今场半里。清乾隆五十年移今地,更名
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三十里黄屋屯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62: 钦州西北有黄屋屯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