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悦镇
北宋置,属眉山县。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北四十里多悦镇。
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北部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多悦,人口 1700。以驻地多悦得名。1949年为多悦乡,1953年置多悦镇,1958年改多悦公社,1980年镇社分开。1990年镇乡合并为多悦镇。有粮油加工、酿造、机砖、蜂窝煤、制糖、酿酒等业。为农副产品、家禽市场及水果市场。通公路。
北宋置,属眉山县。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北四十里多悦镇。
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北部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多悦,人口 1700。以驻地多悦得名。1949年为多悦乡,1953年置多悦镇,1958年改多悦公社,1980年镇社分开。1990年镇乡合并为多悦镇。有粮油加工、酿造、机砖、蜂窝煤、制糖、酿酒等业。为农副产品、家禽市场及水果市场。通公路。
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八十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90 于潜县: 豪迁关 “在县 (今于潜镇)西北。《志》 云: 天目西麓有豪迁关,路通孝丰及江南宁国县”。
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汝原县置,为襄城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汝州市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伊州治。贞观元年 (627) 改为梁县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初改汝原县置,治今河南省汝州市。为汝州治。后为襄城郡
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二年(895),“钱鏐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救嘉兴,破乌墩、光福二寨”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北乌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二年(895年)杨行密将田
即今山西交口县东七十里大麦郊镇。民国属隰县,有县佐驻此。1936年3月,中国工农红军东征总指挥部在东征途中曾驻扎于此。
即今西藏乃东县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乃东宗。“乃东”,藏语意为象鼻山尖前。1960年改设乃东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乃东。1960年撤销,改置乃东县。
东胡的一支。秦汉时,游牧于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及洮儿河之间。附于匈奴。北匈奴西迁后,进入匈奴故地,并其余众,势力渐盛。《后汉书·鲜卑传》: “鲜卑者,亦东胡之支也,别依鲜卑山,故因号焉。”东汉桓帝时,首
明弘治十三年 (1500) 置,属宁夏后卫。即今宁夏盐池县西南铁柱泉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后卫: 铁柱泉堡在 “卫西南六十里。有泉百步,寇入,必饮马于此。嘉靖十五年,制臣刘天和改筑旧堡,包铁柱泉于
①西晋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左州镇。南朝宋属晋兴郡。隋废。②西魏改西充国县置,属金迁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。隋开皇初属隆州,三年 (583) 治所西移,亦在南部县西北。大业三年 (6
①北宋崇宁三年(1104)改宁化县置,属宁化军。即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八十八里宁化乡。金复为宁化县。②北宋置,属清河县。在今河北清河县(葛仙庄)西南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三》:政和七年(1117),臣僚言:“恩
隋、唐西域护蜜国都城。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喷赤河西伊什卡什姆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护蜜国 “王居塞迦审城,北临乌浒河”。唐龙朔初置鸟飞州都督府于此。中亚古城名。在今阿富汗东北境喷赤河西岸伊什卡什姆。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