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兴县

大兴县

①北魏置,为大兴郡治。治所即今陕西定边县。西魏改名五原县,后复改大兴县。隋又改为五原县。

②隋开皇三年(583)改万年县置,与长安县同治大兴城内(今陕西西安市)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名万年县。

③金贞元二年(1154)改析津县置,与宛平县同为大兴府治(在今北京城西南)。元移治大都城内(今北京城内)。明洪武初为北平府治,永乐中为京师顺天府治。清仍为顺天府治。民国初为京兆尹治。1928年废京兆尹置北平市,移大兴县治黄村,属河北省。1958年改属北京市,设大兴区。1960年复设大兴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北魏置,治今陕西省定边县。隋改名五原县。(2)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万年县置,与长安县同治大兴城(今陕西西安市)。属雍州。大业初属京兆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万年县。(2)古旧县名。金贞元二年(1154年)改析津县置,治今北京市城区。属大兴府。1949年迁治青云店,1954年迁治黄村镇。原属河北省,1958年划归北京市,改设大兴区。1960年复县,2001年撤销,复改大兴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漓渚市

   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南漓渚镇。乾隆 《绍兴府志》 卷7 《市》 引 《万历志》: 漓渚市 “在府城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上宛县

    北周置,为南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。隋开皇初改为南阳县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属宛州。八年(625)废入南阳县。古县名。北周并宛、上陌二县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。属南阳郡。隋开皇初改名南阳县。

  • 白纳长官司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贵州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南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)改属贵阳府。清以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在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北。属贵州宣慰司。后废。

  • 高丽屯站

    清置,在今辽宁铁岭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 “第一站” 条下: “高丽屯站在铁岭县北十里。”

  • 美澜

    即今福建莆田市东南美欄。清置把总于此。

  • 三道镇

    即今黑龙江拜泉县东南三道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(1)在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中东部。面积7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头坑屯,人口600。以境内三道沟为名。1955年设三道林子乡。1958年改

  • 龙门州

    唐贞观元年(627)改西龙门郡置,为羁縻州,属茂州。治所在江油县(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旧州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县及江油市、青川县部分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江油郡。隋为西龙门郡。唐贞观元年(62

  • 陈阳原

    在今陕西彬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新平县:“北魏于今县西南十里陈阳原上置白土县。”

  • 渡口镇

   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南一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湖南省津市市南部。面积68.6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渡口,人口1390。为水路要津。1956年设渡口乡,1958年为渡口公社,1984年置镇。产稻、棉

  • 云南节度

    唐南诏前期置,治所在云南城(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祥云县及楚雄彝族自治州地。后改弄栋节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