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北汪镇

大北汪镇

即今河北永年县(临洺关)东北三十二里大北汪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永年县图:西北有大北汪。


在河北省永年县北部。面积42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北汪,人口5180。因地势低洼,常年积水汪汪,又处广府城北,故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4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化工、造纸、制砖等厂。临鸡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难江

    ①即今四川南江县之南江。《寰宇记》 卷140难江县: “因江水难涉,故以难江为名。” 难江县以此名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南江县: “南有难江,源出南郑县米仓山,下流入巴江。”②即今四川夹江县东金牛河。《

  • 八团镇

    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川沙堡“产盐,商贾辐辏。地名八团镇”。

  • 嗸笼答剌

    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: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嗸笼答剌万户。《汉藏史集》 (藏文版) 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藏地区 (后藏) 六个万户中的襄万户相当

  • 破墩

    即破冈渎。故址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。南朝梁时避太子讳,改为破墩渎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南齐中兴元年 (501),东昏侯使申胄 “屯破墩以为东北声援”; 后萧衍克建康,遣其弟 “恢屯破墩”。即此。在今江苏

  • 化皮村

    即今河北新乐市西南二十二里化皮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新乐县图:西南有化皮村。

  • 十里陌

    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十里。《晋书·李势载记》:东晋永和三年(347),桓温伐成汉,“温已造成都之十里陌,昝坚众自溃”。即此。

  • 龙井涧

   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靖州:龙井涧“源出飞山,绕流经城西,达于渠河”。

  • 六里桥镇

   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三十六里六里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上海县东南有“六里桥”。镇上旧有高昌庙颇著名。

  • 封平县

    东晋末置,属新会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冈州。贞观十三年 (639) 废。古县名。晋末置,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南。属新宁郡。南朝宋改属新会郡。隋大业

  • 小蓬山

    ①亦作小遂山。即今广东徐闻县南海中头、二、三墩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徐闻县:小蓬山“在县南三十里海中,前有海屿,名曰三墩。《旧志》:由此渡海四百里乃至琼州”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小遂山“突起海滨,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