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华山
在今辽宁北票市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兴中府:“有大华山,小华山。”清代名巴颜华山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巴颜华山“在朝阳县东北,土默特右翼境。汉名大华山。其南为右翼贝子驻处,巴图察罕河发源于此”。
在今辽宁北票市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兴中府:“有大华山,小华山。”清代名巴颜华山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巴颜华山“在朝阳县东北,土默特右翼境。汉名大华山。其南为右翼贝子驻处,巴图察罕河发源于此”。
明九边之一。总兵驻所在宣府 (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一带。明九边之一。总兵官驻宣府(即今河北宣化县)。镇守地区相当今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一带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郓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五十二里胡集乡。因县北雷泽而得名。大业初属东平郡。唐属濮州。金贞元二年(1154) 省入鄄城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山东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,位于南海礁东南约13海里。为一东北一西南向长浅滩。范围较大,边缘分布着破浪礁、光星仔礁等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安达息破礁。1947年改名安渡滩。
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秭归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四年 (前528),“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,且抚其民”。古邑名。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省秭归县境。《左传》昭公十四年(前528年):“楚子使然丹抚宗丘之
①1913年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在代县(今山西代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保德、静乐、忻州、定襄、五台等县市以北地。1914年改名雁门道。②1913年置,属奉天省。治所在辽源县(今吉林双辽市)。辖境相当今吉林
北宋熙宁四年 (1071) 废乐蟠县置,属合水县。即今甘肃合水县治 (西华池镇)。元废。
①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六十余里龙山镇。宋《宝庆四明志》卷18定海县:伏龙山在“县治西北八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:伏龙山“首尾跨东、西两海门,状如卧龙。南去龙山所十里,屹临水漈,为舶必由之道,盖
隋开皇初改北谯县置,属扬州。治所即今安徽全椒县。大业初改为全椒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初以北谯县改名,治今安徽省全椒县。大业初改名全椒县。
一名仙人洞。在今江西庐山牯岭西北。清宣统补刊《庐山志》:庐山“升仙台东北数百武为佛手崖”,并引桑乔《庐山疏》:“崖石参差如人手,故名佛手。高深可三数丈。苍崖翠壁,嶻嵲数十百寻,下临无地,一径萦纡,广不
在今湖南宜章县东一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57郴州: 桄榔山“旧多桄榔木、奇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