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山银场
北宋置,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南。 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建阳县有“黄柏洋、武仙、大同山、瞿岭四银场”。
北宋置,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南。 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建阳县有“黄柏洋、武仙、大同山、瞿岭四银场”。
东汉中平元年(184)置,属八关都尉。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。为洛阳南面门户。以伊阙为名。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 注:“八关谓函谷、广城、伊阙……。”即此。后废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伊阙山上。东汉中平
一作中岛山。在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南渤海中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5:中岛山在(复州)城西南一百二十里”。在辽宁省瓦房店市区西南渤海海域,距大陆最近点0.8千米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主峰双顶子山,海拔1
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: 银山 “峰峦高峻,冰雪层积,色白如银,因名。麓有石崖,皆成黑色,谓之银山铁壁。顶为中峰,石梯而上,约五六里迥出云霄”。②旧名土山。俗名竖土山,又名植土
即今新疆哈巴河县西纳切库河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5:“额尔齐斯河西北流六十里,讷恰库河发源乌尔鲁岭,南流经噶尔札尔巴什卡伦东,凡二百里来汇。”
隋开皇十五年(595)置,属藤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四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8大宾县:“以县西北宾水为名。”大业初属永平郡。唐属浔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入桂平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五年(595年
在今云南腾冲县东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腾越州: 球牟山 “下峻上平,可居以避寇。山顶有池,池旁有穴,下注为伽和池。正统间,麓川贼寇边,守御官军据此立寨。军民潜避其上。亦名梗寨山”。
即今河南永城县北四十里太丘乡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周显王三十三年(前336),“宋太丘社亡”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:“周显王之四十二年,宋大丘社亡。”西汉置太丘县于此。西晋县废。东晋初,祖逖曾据此。《晋书
在今贵州麻江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麻哈州: 都镇驿 “州城内。都匀、平越之交也”。
即今河南嵩县南八十四里孙店村。清设通判及蒿营守备于此。
一作都占堡。在今广东顺德市北都宁。明洪武间移都宁巡司于此。即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都宁。明洪武时移置都宁巡检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