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围山

大围山

①在今湖南浏阳市东北一百五十里。旧名首裨山。山顶有白沙湖,广袤五十余里。流分四派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浏阳县:大围山“冈峦围绕,盘踞四县,因名大围”。

②亦作大城关、大围关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八十里大为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峨眉县:“西南有中镇巡检司,后徙治大围山。”


(1)又称首裨山。在湖南省浏阳市与江西省铜鼓、万载两县交界处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由花岗岩等构成。主峰石柱峰,海拔1607.9米。山上千岩万壑,云洞迷人,柱峰古迹,引人入胜。为浏阳河源地。动植物资源繁多,并产药材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重要根据地。辟有国家森林公园和大围山自然保护区。(2)在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南部,与河口瑶族自治县交界处。山顶海拔1864米。岩溶地貌发育,森林茂密,保存了较完整的原始森林自然景观和各种珍稀植物。分布有热带雨林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,其中珍稀植物有20多种,如云南石樟、云南穗花杉、长蕊木兰、伞花树、八宝树等。林中野生动物众多,其中珍稀动物有20多种,如黑长臂猿、蜂猴、孔雀雉、斑羚等。有“植物王国”、“动植物资源基因库”之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结啰城

   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廓州: 肤公城 “旧名结啰城,崇宁三年收复,后改今名”。

  • 忽炭

    即今新疆和田市。《元史·地理志 ·西北地附录》 作 “忽炭”。

  • 宁远河

    ①即今辽宁兴城市兴城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5辽东都司:宁远河“源出宁远卫西北山谷间,南流至城西分为二派,环抱城郭,复合为一,南流入海”。②即今四川西昌市之西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四川行都司:宁远河“在都

  • 沈黎僚郡

    南齐改沈黎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。后废。

  • 木波镇

    五代时升木波堡置,属宁州。在今甘肃环县东南四十五里木钵乡。宋属环州通远县。元废。

  • 乌兰关

    北周置,在今甘肃靖远县南乌兰山上。北周、唐置乌兰县以此名。

  • 双凤驿

    即今四川隆昌县西北双凤镇。清乾隆《隆昌县志》卷4:双凤驿场“北六十里”。驿当内江与隆昌之间,距离均六十里,为巴蜀通衢。

  • 百劳墟

    亦作伯劳墟。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伯劳镇。明嘉靖《钦州志》卷7灵山县:“伯劳埠在县治西八十里上东乡。”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灵山县图:西南有伯劳墟。

  • 建安寨

    在今湖南醴陵市北二十里建安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醴陵县: 建安山 “元末土人尝置寨于此以避兵,曰建安寨”。

  • 始化县

    南齐置,属海昌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、信宜二市县境。梁以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