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宁卫
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为大宁都司(次年改名北平行都司)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。永乐元年(1403)徙废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镇。为大宁都司(次年改名北平行都司)治。永乐元年(1403年)徙废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为大宁都司(次年改名北平行都司)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。永乐元年(1403)徙废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镇。为大宁都司(次年改名北平行都司)治。永乐元年(1403年)徙废。
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。因境内有唐努山,故名。清初归服后,分为五旗四十六佐领,属定边左副将军者二十五,属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者五,属赛音诺颜者十三,属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门徒者三,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
又称蔡宗。治所即今西藏拉萨市东蔡公堂。
①即楚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巴县: “梁置僰州。” 僰为楚之讹。②唐武德三年 (620) 改南州置,治所在隆阳县(今重庆市綦江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綦江县及重庆市南桐矿区。四年
从滨黑线的绥化车站 (今黑龙江绥化市)至神树 (今铁力市东)。长 135.8公里。日伪于1937—1938年修筑。1941年修至佳木斯,称为绥佳线。
即今江西赣县西北攸镇圩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赣州府赣县“水西驿”条下:攸镇驿“在府北百二十里。元曰攸镇站,明初改为驿”。清废。
在今浙江江山市南清湖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 清湖渡在 “县南十五里。官置浮梁以济行旅”。
在今海南省文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文昌县:文昌江在“县南一里。一名南桥水。《志》云,江源有二:一出县境之迈南山,一出龙塘。至县南一里合流,又东南达清澜港入海”。
宋大理置,属永昌府。即今云南凤庆县。元改庆甸县。
北宋庆历八年 (1048) 置,治所在瀛州(治河间县,今河北河间市)。统嬴、莫、雄、恩、冀、沧、永静、保定、乾宁、信安一十州、军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海河与河北霸州、容城等县以南,安新、任丘、肃宁、献县、
唐武德六年(623)于庆州(治今甘肃庆阳县)置总管府,七年改为都督府。后屡有置废。开元四年(716)复置,督庆州和党项族侨寄庆州境内的芳池州、安定州、安化州、静边州四羁縻都督府下属四十一州。唐武德六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