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宁州
元至元二十年(1283)改大宁监置,属夔州路。治所即今四川巫溪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巫溪县及巫山县北部地。明洪武九年(1376)降为大宁县。
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改大宁监置,治今重庆市巫溪县。属夔州路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降为县。
元至元二十年(1283)改大宁监置,属夔州路。治所即今四川巫溪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巫溪县及巫山县北部地。明洪武九年(1376)降为大宁县。
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改大宁监置,治今重庆市巫溪县。属夔州路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降为县。
即今黑龙江省铁力市北依吉密河。《明太祖实录》卷239:洪武二十八年(1395)六月,“刘真、宋诚、朱胜军由中道忽剌温江东北出铜佛寨、(阿)者迷河、黑松林等处”。即此。明置阿者迷河卫于此。
①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十里石桥镇。为成都至重庆往来必经之路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石桥井“在简州界。州判驻此”。②在今四川忠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忠州》:石桥井“在州北二十里。本朝乾隆元年移州判驻此”。
清代四川五分巡道之一。治所在保宁府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保宁、顺庆、潼川三府,相当今四川安岳、潼南、岳池、邻水以北,涪江中游、嘉陵江中上游地区。(1)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。雍正八年(1730年)置,驻
在今安徽含山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),豫州刺史鲁爽为薛安都所败,乃“留军大岘,使鲁瑜屯小岘”。胡注:“小岘在合肥之东,大岘又在小岘之东。”
①在今江西南康县南章水之别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南康县:芙蓉江“在城南,即章水也。自大庾县东北流,至此澄渌泓深。江之南平沙横衍,数里皆民居,绕东山而下,村巷桥梁多以芙蓉为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
又名昆山塘。古娄江于8世纪后逐渐湮废。北宋至和二年(1055)重加疏浚,更名至和塘。在今江苏苏州市区和吴县、昆山市境内之娄江。明王鏊《姑苏志》卷10:“至和塘一名昆山塘,成于宋至和间,故名。”又称昆山
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)置,属缙云县。在今浙江缙云县东北六十里括苍乡南田村苍岭上。
元置,属八番顺元宣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南。属管番民总管。后废。
①五代时对隋、唐蔡河的别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后周显德四年(957)二月,伐南唐,“命右骁卫大将军王环将水军数千自闵河沿颍入淮”。胡三省注:“丁度曰:闵河,本曰琵琶沟,今名蔡河。”②即惠民河。北宋建隆元年
在今江西星子县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南康府星子县: 渚矶 “当鄱阳湖之西渚。明初与陈友谅相持于鄱阳湖,既而明师泊左蠡,友谅亦移泊渚矶,即此”。《清一统志 ·南康府一》: 渚矶 “北去都昌县之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