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柳庄
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。清光绪年间,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,积极宣传“灭洋”主张。
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。清光绪年间,义和拳首领朱红灯在此设立拳场,积极宣传“灭洋”主张。
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。清光绪年间,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,积极宣传“灭洋”主张。
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。清光绪年间,义和拳首领朱红灯在此设立拳场,积极宣传“灭洋”主张。
清置,属中部县。在今陕西黄陵县西一百七十里。
在今河北平山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平山县:“西有十八盘、下口村巡检司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4平山县:十八盘岭口,“《关隘考》:十八盘已下凡二十一口,俱在县境,谓之龙泉南路,而十八盘尤为要害。正统二年筑城
1933年1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四川通江县的两河口、空山坝和陕西镇巴县的核桃树、简池四地析置,治两河口(今四川通江县北两河口乡)。同年2月迁治泥溪场(今通江县北泥溪乡)。1935年3月废。旧县名。(1)
即时水。在今山东境。《左传》: 襄公三年(前570),晋士丐适齐,齐侯与 “盟于耏外”。《水经·瓠子河注》: “时,即耏水也。音而。”古水名。即时水。《左传》襄公三年(前570年):晋士匄适齐,齐侯与
又名小梅岭。在今江西大余县境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大庾县:小梅关岭“有二,一在府北一里,与梅关相对;一在府西南十五里,较梅岭差平小。《志》云,小梅关,相传唐开元以前入粤之路, 由此渡章水滩,故名
唐置,治所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部,新现南十五里,新现河西侧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部地。后废。
在今江西乐平市西南,下流入乐安江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0饶州府:龙停湖“四时不竭”。
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冯店镇。民国《中江县志》卷2:冯店场在“治南一百五十里”。
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南板石庙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伊通州: “东南: 大星岭,其东板石屯,伊通河出西北。”
即苟屚县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。《晋书·葛洪传》:咸和间葛洪“闻交阯出丹,求为句屚令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