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江口汛
即今湖南溆浦县西五十里江口镇。明置江口驿。后以其东有小江口,故此地称为大江口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溆浦县西有大江口。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溆浦县图作大江口汛。
即今湖南溆浦县西五十里江口镇。明置江口驿。后以其东有小江口,故此地称为大江口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溆浦县西有大江口。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溆浦县图作大江口汛。
在今湖北襄樊市西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沔水又东合檀溪水,水出县西柳子山下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80襄阳府: 柳子山 “在襄阳县北七里。襄河、檀水出其下。又有柳子水,梁简文为州,日泛舟穷柳子之源”。
①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苦竹。明属永春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永春县: 苦竹岭 “在县东,接仙游县界。嘉靖四十一年,倭自仙游来犯,义兵拒却之于此”。②在今福建宁化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汀州府宁化
即鸟鼠山。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9渭州渭源县: “鸟鼠山,今名青雀山,在县 (旧治) 西七十六里。渭水所出,凡有三源并下。其同穴鸟如家雀,色小青; 其鼠如家鼠,色小黄。”
即今江苏建湖县东北草堰口镇。清属阜宁县,有巡司驻此。
明洪武初设兖州左卫,后改任城卫,属山东都司。治所即今山东兖州市。后废。
在今甘肃定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安定县:双峪岭在“县南五十里”。
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二十八里,东近卢龙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迁安县:万军城“山岩突起,顶有土城,周围二百余步,中有将台遗址,相传唐太宗征高丽尝驻军于此。今名帐房山”。
西汉高帝四年 (前203),南海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,十一年 (前196) 遣陆贾立佗为南越王,高后时自号为南越武帝,都番禺 (今广东广州市)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 “ (佗) 以兵威边,财物赂遗
明永乐八年(1410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(库页岛)中部纳比耳河流域。后废。
原名祈年宫,秦孝公改名槖泉宫。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南古城村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雍县: “槖泉宫,孝公起。祈年宫,惠公起。” 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渭水又东径雍县南,雍水注之。水出雍山,东南流……径胡城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