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田镇

大田镇

北宋置,属临海县。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北二十里大田镇。


(1)在天津市汉沽区西北部,北濒蓟运河。面积11平方千米。人口 8840。镇人民政府驻大田庄,人口 2300。明初由田姓建庄,始称“西田庄”,简称田庄,因后派生小田庄,故改名大田庄。1953年设乡,属宁河县。1961年划入汉沽区,改公社。1982年改乡,1997年置镇。主产蔬菜、稻。有纺纱、制桶、塑料、针织等厂。汉大、大芦公路经此,蓟运河上设有渡口。(2)在辽宁省普兰店市西南部。面积76.7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田家,人口740。以田姓首居此地得名。1956年设大田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主产玉米、高粱等。有服装等厂。沈大铁路经此。(3)在浙江省临海市东北部。面积113平方千米。人口6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田,人口1万。传镇南昔有块大田,俗称“七亩田头”,镇由此得名。历史悠久,宋《元丰九城志》:临海县有“大田、大大章安二镇”。宋嘉定《赤城志》:宋元丰中建“大田税场,……淳熙六年(1179年)省罢,未几复建,嘉定元年(1208年)又罢,二年复建”。清雍正四年(1726年)定制乡市,称之大田镇市。1928年曾置大田镇,1961年为大田公社,1984年复置镇。产稻,并产柑橘、蚕茧。工业较发达,有纺织、服装、皮革、化学、橡胶等厂。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曾为临海县人民政府驻地。系临海市东北部经济重镇,商贸历来兴旺。甬台温高速公路、甬临公路经此,大田至前所公路起点,是临海市交通枢纽。城南城隍庙建于清光绪年间,庙内石廊龙柱,雕刻精美。并有法轮寺、唐代诗人郑虔墓。(4)在山东省平度市东北部。面积156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北大田,人口2000。明嘉靖年间王辟统由河崖王家迁此立村,因村东有块较大的田地,三个村共同耕种,该村田地在北,故取名北大田。1949年为大田区、龙山区,1953年属崮山区、旧店区。1958年设大田乡,同年秋改为大田公社。1976年辟建龙山公社,1984年为大田乡、龙山乡,1994年两乡合并组成大田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和花生,盛产苹果。有大理石、草编、果品加工等厂。平度市林场在境内,是避暑游赏的胜地。平南、长大公路经此。(5)在广东省恩平市西部。面积95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田圩,人口4100。明万历年间在锦江南岸大田洞建圩,习称大田圩。镇因圩名。明、清属西成都。1912年属恩平县第八区,1935年属第一区,1952年属第七区。1957年设大田乡,1958年置大田公社。1983年改区,1987年建镇。地处天露山东麓低山丘陵区。有锦江水库与锦江水电站。林地盛产杉、松与杂树。农产以稻为主,并产甘蔗、木薯、豆类及柑橙、蕉。有砖瓦、木材、服装等厂。有公路接325国道。(6)在广东省五华县西部。面积109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田圩,人口 1140。相传驻地附近曾有大块稻田,故名。1949年设大田乡,属五华县二区。1950年属长布区,1952年属六区,1957年属长布乡,1958年属长布公社。1961年析置大田公社,1963年省入长布公社。1972年又析置大田公社,1983年改区,1987年建乡,1993年设镇。地处潭下河上游山地,境西七目嶂(海拔1318米)是五华县最高峰。有铁、锡、钨、钼、钴等矿。主产稻、甘薯、生姜,并产香菇、木耳、茶叶、厘竹等。大田果合柿饼著名。盛产巴戟。工业以采矿为主。华中公路经此。(7)在海南省东方市东部。面积187平方千米。人口 4400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宁坡村,人口 1320。清代建村,因南有广阔坡地直到观音崩岭北麓大田村,故名。1962年建大田公社,1987年建乡,2002年设镇。产稻、甘薯、甘蔗、玉米。周围产山芒。附近有金矿藏。有大田坡鹿保护区。有公路接225国道。(8)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南部。面积96平方千米。人口 7800。镇人民政府驻大班庄,人口 2300。以境内有一块面积34亩的大田得名。1949年为大田镇,1958年为大田公社,1984年改大田乡。1996年撤乡置镇。有农机、石墨、砖瓦、建筑、养殖等业。平大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曹魏洛阳宫殿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。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(220),魏文帝曹丕在许昌篡汉自立,改元黄初。是年十二月,营洛阳宫,并迁都洛阳。此时文帝居北宫,以建始殿朝群臣。到明帝青龙三年 (235) 大修洛阳宫殿

  • 托温城满赤奚站

    明初改元桃温万户府治置,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西南大有屯固木纳古城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托温城满赤奚站”。

  • 长宁军

    北宋政和四年(1114)改淯井监置,治所在武宁县(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长宁、珙县及兴文、高县、筠连部分地。元属马湖路。泰定二年(1325)改为长宁州。北宋政和四年(1114年)

  • 乞习山

    在今四川理县或小金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观十九年(645),“右亲卫中郎将裴行方讨茂州叛羌黄郎弄,大破之,穷其余党,西至乞习山,临弱水而归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。唐贞观十九年(645年),裴

  • 临沭郡

    南朝梁置,治所在临沭县 (在今江苏新沂市境)。北齐废。

  • 三江渡

    ①在今湖南会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会同县:“三江渡在县南五里。”②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芦山县:三江渡“在县南十里。路通天全六番。《志》云:三江渡水注多功峡,入平羌江”。

  • 塔提朗

    即今新疆且末县东北塔提让乡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67: 卡墙河 “又东经古且末国南,又东经塔提朗”。

  • 板寨铺

    即今湖南醴陵市西北二十里板杉乡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醴陵县西北有板寨铺。

  • 北镇县

    1914年改广宁县置,属奉天辽沈道。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(广宁镇)。县西有医巫闾山,隋开皇间封为北镇,县因此名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旧县名。1914年改广宁县置,治今辽宁省北宁市广宁镇。原属奉

  • 道武镇

    金置,属平乡县。即今河北广宗县治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宪宗分洺水民户之半于武道镇,置司总管。五年以武道镇置广宗县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》 云: 《元史· 地理志》 中 “武道即道武之讹”。古镇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