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锁阳城。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南桥子乡南。一说即汉,晋冥安县故址。明宣德十年 (1435)移沙州卫部众于苦峪,正统六年 (1441) 建城,未几部众入居塞内甘州。天顺后城为哈密卫部众所居。《明史·西域传
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。《宋史·夏国传上》:淳化初,李继迁“复与继捧战于安庆泽”,即此。约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北布赛淖尔,或敖柏淖尔。《宋史·夏国传》:“淳化初,复与(李)继捧战于安庆泽,不利。”即此。
即吉多铺。今湖南花垣县西南五十七里吉卫镇。旧为永绥厅治。
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改仁怀厅置,属遵义府。治所即今贵州赤水市。因赤水河为名。1913年改为赤水县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改仁怀直隶厅置,治今贵州省赤水市。属遵义府。1913年改为县。
即今河北馆陶县 (南馆陶镇)。汉以来为馆陶县治。金废为镇。明置南馆陶巡司于此。
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南丰镇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开建县:古令镇,“其地有古令山、黄沙岭。洪武初置巡司于此。万历六年,瑶作乱,徙置于县东北之褥村。十年剿平黄沙等山贼,复还旧处”。
今俄罗斯境鄂毕河上游支流。《元史·土土哈传》:牀兀儿“大德元年,袭父职,领征北诸军帅师逾金山,攻八邻之地。八邻之南有答鲁忽河,其将帖良台阻水而军……(牀兀儿)追奔五十里,尽得其人马庐帐。还次阿雷河,与
隋开皇八年 (588) 改阳平县置,属魏州。治所即今山东莘县。开皇十六年 (596) 为莘州治。大业初改为莘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八年(588年)改阳平县置,治今山东省莘县。属魏州。十六年为莘州治。大业初
①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三汊河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海州卫:三岔河在“城西七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三汊河“在海城县西六十里,辽河、浑河、太子河合流入海处”。②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北三岔河。明置三岔
明置,属广宁左屯卫。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左屯卫:大茂堡在“卫东北四十里。其南曰流水堡,有苇子沟可以按伏, 自堡而东接义州之大定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