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阳三渠

大阳三渠

在今河南洛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河南府:大阳三渠“在府南十里。旧分洛水以溉田。本一渠,后析为三:中曰中渠、北曰青渠、东曰莽渠,合名大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宿

    在今西藏八宿县西北同卡。清为八宿寺。民国初设八宿宗。1960年改设八宿县。1961年迁驻白马。“八宿”,藏语意为勇士山麓。

  • 南溪

    ①古称龙舒水。即今安徽舒城、庐江二县之杭埠河。发源于大别山东麓岳西县境内主簿原,东北流经舒城、庐江二县入巢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舒城县: 南溪 “在县城南。发源于县西百五十里之孤井,东南流经七门堰入

  • 即絺。周邑。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南。《说文》:“郗,周邑也。在河内。”古邑名。又作��邑。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南。周襄王时赐其邑于晋。

  • 南石窟寺

    俗称东方洞。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十五里泾河北岸。北魏永平三年 (510) 泾川刺史奚康生创建。现存洞窟五个,保存较好的有北魏建造的第1窟和唐代开凿的第5窟。第1窟高11米,宽18米,深13米。窟内大佛高6

  • 高山溪

    即今福建平和县东花山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平和县: 高山溪在 “县东北。亦出大峰山,曰高山水,历大小坪,合群溪之水为溪口溪,流入南靖县,会为大溪。土人呼为高坑石神溪,或以为即石塍溪也”。《清一统志

  • 敲嚣津

    一作碻磝津。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古黄河上。南岸为敲嚣城。南北朝时代为军事要地。东晋太元中谢玄、义熙中刘裕、南朝宋元嘉北伐皆曾驻军镇守。《元和志》 卷10卢县: “碻磝津在县北 一里。后魏于此置关,名济州

  • 三十六峰

   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少室山。唐李白《元丹邱歌》:“元丹邱,爱神仙。朝饮颍川之清流,暮还嵩岑之紫烟。三十六峰常周旋。”清同治《河南通志》卷7:“嵩山居四岳之中,故谓之中岳,其山二峰,东曰太室,西曰少室。…

  • 栖山

    ①即七山。在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。②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夏履乡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》: 栖山 “在山阴县西南九十里。越王句践于此栖兵。一名越王峥”。

  • 苑城

    ①又名台城。三国吴筑。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,乾河沿北。为东吴的皇家花园。《晋书·成帝纪》: 东晋咸和五年 (330),“作新宫,始缮花城”。同书 《苏峻传》: 咸和三年 (328) 苏峻作乱,“使怀

  • 沛公垒

    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汝州:沛公垒“在州东北大刘山南。汉高入关时驻此。世祖西征,亦尝驻焉。故山有大刘、小刘之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