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天门郡

天门郡

三国吴永安六年(263)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溇中县(今湖南慈利县西三官寺乡)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:天门太守“充县有松梁山,山有石,石开处数十丈,其高以努(弩)仰射不至,其上名‘天门’,因此名郡”。西晋治所在澧阳县(今湖南石门县)。南朝陈改为石门郡。


三国吴永安六年(263年)以充县松梁山(又作嵩梁山,今湖南张家界市南天门山)自开如门,引为嘉祥,遂分武陵郡置天门郡,治今湖南省石门县(西晋太康中始置澧阳县为郡治。南朝陈改澧阳县为石门县)。属荆州。辖境相当今澧县以西的澧水流域。南朝陈改为石门郡。有“天门蛮”散居其间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定陶山

    在今安徽宿州市北四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符离县有定陶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7宿州符离县: 定陶山 “有定陶县在山下”。

  • 汶江道

    东汉改汶江县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三里。建安中刘备定蜀,于此置汶山郡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径汶江道。”即此。西晋改为广阳县。西汉武帝元鼎六年(前111年)以冉�ᘱ

  • 雄县

    明洪武七年 (1374) 改雄州为县,属保定府。治所即今河北雄县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,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中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524平方千米。人口33.5万。辖3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雄州镇

  • 永河普土司

    一作永沙普、雍希叶布。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,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北查曲流域。后改称永夏。

  • 嘉禾县

    ①南宋景定元年 (1260) 改建阳县置,属建宁府。治所即今福建建阳市。元复改名建阳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: 建阳县,“宋景定元年以县之唐石里嘉禾生,改为嘉禾县”。宋时置有银场。②明崇祯十二年

  • 良村

    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北荷塘镇(良村市)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:新会县“墟市”有良村市。

  • 通达砦

    明初废通达等路五处蛮夷洞长官司置,属酉阳宣慰司。治所无考,当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酉阳宣慰司: 通达砦在 “司东南二百五十里。《志》 云: 元置通达等处五路蛮夷洞长官

  • 津市

    即今湖南津市市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二》:津市,“顺治初,州尝寄治于此,有州判”。1950年于此置津市市。

  • 相见堡

   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。又名相见坡,黔人谓岭曰坡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“在偏桥之东。三重迭起,高皆千仞,计途周三十里,起伏偃仰,石垂烟接,陟首坡则尾坡见,至尾坡回瞩则首坡见,立中坡则首尾俱

  • 西阳河堡

    明正统五年(1440)筑,在今河北怀安县(柴沟堡镇)西四十里西洋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右卫:西阳河堡“堡为宣镇极西,西北与大同平远堡接壤。两面皆边,最称冲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