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陂镇
即今江西广昌县西南头陂镇。明正统《建昌府志》卷9广昌县:“头陂墟市在新兴里。”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3:广昌县西南有头陂汛。
在江西省广昌县西部。面积198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头陂圩,人口 2000。宋代建村,原名双源,因村头两溪均水陂,故改称头陂。明代形成圩市。1949年为头陂等乡,1958年设头陂公社。几经变化后,1984年改乡,1985年改设镇。2001年柯树乡并入。产稻、白莲、烟叶、大豆等,盛产竹木。有翻砂、藤器等厂。硅藻土矿藏颇丰。新宁公路经此。
即今江西广昌县西南头陂镇。明正统《建昌府志》卷9广昌县:“头陂墟市在新兴里。”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3:广昌县西南有头陂汛。
在江西省广昌县西部。面积198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头陂圩,人口 2000。宋代建村,原名双源,因村头两溪均水陂,故改称头陂。明代形成圩市。1949年为头陂等乡,1958年设头陂公社。几经变化后,1984年改乡,1985年改设镇。2001年柯树乡并入。产稻、白莲、烟叶、大豆等,盛产竹木。有翻砂、藤器等厂。硅藻土矿藏颇丰。新宁公路经此。
在今江苏高邮市北运河之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高邮州: “清水潭在州北二十里。其地低洼,当下流之冲。”
即今四川绵竹县东北之绵远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绵竹县: “紫岩山,绵水所出。东至新都北入雒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1绵竹县: “绵水出县西北紫岩山。《蜀都赋》 ‘浸以绵、洛’ 谓此水也。蜀人称郫、繁曰膏
在今江苏沛县东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一》: 金沟,“三河口诸水,由此而入运河。地多沙,其中隐隐若麸金,故名”。集镇名,在江苏省金湖县中南部。属金南镇。人口 2400。为原金沟镇人民政府驻地。相传隋炀
①在今河南济源市北十三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沇水“潜行地下, 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”。②在今河南辉县市北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“共伯既归帝政,逍遥于共山之上。山在国北,所谓共北山也。仙者孙登之所处。”《方
北宋至道三年 (997) 置,为全国十五道之一。治所在京兆府 (今陕西西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和宁夏长城以南、秦岭川北及山西西南部、河南西北部、甘肃东南部地区。熙宁五年 (1072)分为永兴军,秦凤二
即吉兰丹。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北部吉兰丹一带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: “急兰丹,永乐九年,王麻哈剌查苦马儿遣使朝贡。十年命郑和赍敕奖其王,赉以锦绮、纱罗、綵帛。”
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。明置长官司于此。
即今甘肃永登县东北坪城乡。清置驿,后废。
清置,属建昌镇。在沙坝(今四川冕宁县南沙坝镇)。设都司、千总驻防。
亦作野父山、野甫山。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庐江县:冶父山在“县东北二十里。相传欧冶子铸剑处。山比众山独尊,故曰父。峰岩峻峭,林峦森密,盘亘凡数十里。自麓至巅,几五里余。前有龙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