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城
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。 北魏置颍川郡 (又称南颍川郡) 于此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汝水又东南径奇城西北, 今南颍川郡治。”
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。 北魏置颍川郡 (又称南颍川郡) 于此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汝水又东南径奇城西北, 今南颍川郡治。”
清雍正十三年(1735)置,为宜昌府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。1912年改为宜昌县。古旧县名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置,治今湖北省宜昌市。为宜昌府治。1912年裁府留县,并改以原府名宜昌为县名。
秦筑,在今陕西渭南市西南张胡村一带。《三辅黄图》卷1:“步高宫,在新丰县,亦名市丘城。”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渭水又东,酋水南出倒虎山,西总五水,单流径秦步高宫东,世名市邱城。”《元和志》卷1京兆府渭南
①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 分临汝县置,属临川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乐安县北龚坊乡大垄村。南朝梁改属巴山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废。②南齐置,属高兴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化州市境。隋开皇时废。③南朝梁
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西北三十四里处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三十二错、定 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 之一。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六里苏撒坡。清设束色堡汛。“束色堡”彝语意为白彝土司居住的地方。即“束塞堡”。
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改贡山县置,属播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1播州芙蓉县: 废胡江县 “以界内江名邑”。显庆五年(660) 废。
在今贵州遵义县北凉风垭。《明史·刘綎传》: 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讨杨应龙之乱,都指挥王芬 “连胜有轻敌心,独营松门垭之冲,距大营数里。……贼乃袭杀芬,守备陈大刚、天全招讨杨愈亦死,失亡士卒二千
明于小金川地区置,属威州。即今四川小金县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)改流,设美诺厅。
即今新疆托里县南加马特。《清一统志·塔尔巴哈台》: 雅玛图台 “在沙拉和洛苏台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①隋开皇中改庐陵郡置,治所在庐陵县(今江西吉水县北)。大业初复为庐陵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改为吉州。永淳元年(682)与县治庐陵县同徙治今江西吉安市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庐陵郡,乾元元年(75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