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孙州

孙州
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治所在南昌县(今江西南昌市西南)。八年(625)废。


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南昌县(今江西南昌市西南)。辖境未详。八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阳门

    ①又名��门。 汉晋洛阳城南城东起第三门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。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 永嘉五年 (311),刘聪令王弥等 “遂寇洛阳,攻陷平昌门,焚东阳、宣阳诸门及诸府寺”。

  • 容江

    ①亦名绣江。即今广西浔江支流北流江。《元一统志》: “绣江亦名容江。在普宁县。其源自北流县峨石乡思贺山出,经北流,入于普宁县界,与会龙水合。胜七十石舟,东会于郡,又东过藤、梧,至番禺,入于海。”②在今

  • 白涧岭

    又作白涧山。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十六里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濩泽水“出濩泽城西白涧岭下”。即此。即“白涧山”。

  • 通会堡

    北宋元符元年 (1098) 于祭厮坚谷口置,属西安州。在今宁夏海原县西北。后废。北宋元符二年(1099年)置,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北,属西安州。后废。

  • 尼丘

    一名尼山。亦称尼丘山。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四里曲阜、泗水、邹城三市县交界处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叔梁纥与颜氏女“祷于尼丘得孔子”。“生而首上圩顶,故因名曰丘云”。见“尼山”。

  • 中兴县

    ①唐神龙元年(705)改武兴县置,属汝州。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。同年改为龙兴县。②元至元中置,属中兴路。治所即今湖北荆沙市。明初废。古县名。(1)唐神龙元年(705年)改武兴县置,治今河南省宝丰县。属汝

  • 皇甫山

    又名曲亭山。在今安徽滁州市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8滁州: 曲亭山 “在州城西六十里。俗呼皇甫山。南唐皇甫晖与周兵战,尝屯兵于此”。在安徽省滁州市区西北部。以南唐将军皇甫晖得名,又名北将军山。海拔399

  • 绥化府

   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(1905年1月) 改绥化厅置,属黑龙江将军 (后改黑龙江省)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绥化、庆安、铁力等市县地。1913年降为绥化县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

  • 伊阙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新城县置,属伊州。治所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古城村。大业初属河南郡。唐属洛州。北宋熙宁三年(1070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新城县置,治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。以伊阙山

  • 阳乐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杲村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莱州市西南。属东莱郡。东汉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