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信县
唐天宝元年(742)置,为静戎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桃坪乡古城。一说在今汶川县西北二十里。乾元元年(758)为霸州治。后废。
唐天宝元年(742)置,为静戎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桃坪乡古城。一说在今汶川县西北二十里。乾元元年(758)为霸州治。后废。
在今山西大同县北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白登县有采掠山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 引《旧志》: 采掠山 “在县东北四十里。一名采药山。其山多产药材”。
①即今浙江临海市北河头镇。民国 《临海县志》 卷4: 河头市 “在县北四十三里”。②即今浙江宁波市北三十八里河头乡。归属慈溪县。清雍正 《慈溪县志》 卷1: 河头市在 “县东三十里”。
在今安徽天长市东南官桥街。旧属江都县, 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荫田铺。今湖南常宁县东四十八里荫田镇。
即覆盎门。汉长安城南面东头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大白杨、小白杨二村之北。《三辅黄图》卷1:“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门, 一号杜门。……王莽更名曰永清门长茂亭。”
又名来宾水。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5象州: 雷江 “在来宾县 (今城厢镇) 西北三十里,流入县界。《旧经》 云: 往有毛雷捕鱼于此,因名”。清乾隆 《来宾县志》 卷1: 雷江 “源发
即泉子湖。在今湖北钟祥市东。《宋史·瀛国公传》:南宋咸淳十年(1274),元伯颜攻郢州,“郢州副都统赵文义追战全子湖死”。
即乌思藏四如。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全境建置名。吐蕃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军政区域称为如(意为翼、部),共四个,约当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地区。
在今湖北浠水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1黄州府: 洄澜亭 “在蕲水县南兰溪岸。苏轼游此,见水盘旋,书二字于石壁,后人立亭”。
①在今河北冀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冀州:长堤“在城北,抵宁晋、新河县境。高丈余,长百三十里,以防滹沱漳河之涨溢。成化十八年知州李德美所筑”。②在今山东东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东明县:长堤“在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