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宋熙郡

宋熙郡

①南朝宋武帝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兴乐县(今四川旺苍县西南嘉川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县及苍溪县东北、广元市东南部地。南朝梁属黎州。西魏属利州,改县为嘉川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
②南朝宋元嘉十八年(441)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平兴县(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更楼镇西北古城)。元嘉二十七年(450)改名宋隆郡,孝建中复名宋熙郡。南齐建元三年(431)复为宋隆郡。


(1)南朝宋元嘉十八年(441年)置,治平兴县(今广东高要市东南)。元嘉二十七年改名宋隆郡,孝建中复名宋熙郡。约辖今广东省高要市、佛山市高明区、新兴县等部分地区。南朝齐建元三年(481年)又改名宋隆郡。(2)南朝宋武帝置,治兴乐县(西魏改为嘉川县,今四川旺苍县西南嘉川)。约辖今四川省旺苍、陕西省宁强等县部分地区。属梁州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子午谷

    在今陕西长安县南,北口有子午镇。为关中南通汉中之要道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元始五年(5)秋,“莽以皇后有子孙瑞,通子午道。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,径汉中”。颜师古注:“子,北方也。午,南方也。言通南北道相

  • 白峤山

    在今浙江宁海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:白峤山“在宁海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海县:白峤山“在县东五里。亦曰白桥岭。《志》云:晋置宁海县,初治此”。

  • 白帝山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长江北岸白帝城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(巴东郡治)白帝山城周回二百八十步,北缘马岭,接赤岬山。其间平处,南北相去八十五丈,东西七十丈。又东傍东瀼溪,即以为隍。西南临大江,闚之眩目,惟

  • 阮平县

    北宋置,属羁縻兰州。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南六十里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崇宁中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南。属兰州。后废。

  • 留楚集

    即今河北饶阳县东南二十五里留楚乡。为通武强县孔道。清乾隆 《饶阳县志》 卷上市廛: 东路有 “留楚”。

  • 明水设治局

    1923年析拜泉、青冈二县地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。1929年改为明水县。1923年由青冈、拜泉二县析置,治三里三镇(今黑龙江明水县明水镇)。1929年升县。

  • 绣江

    ①即今山东章丘市之淯河,北注小清河。其源为百脉水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2: 百脉水 “即绣江源也”。②一名罗越水。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五十里大洋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167容州陆川县: “罗越水亦名灵溪水,

  • 皋狼县

    西汉置,属西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三十五里南村。东汉末废。古县名。本皋狼邑。西汉置县,治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西北。属西河郡。武帝时改置皋狼侯国,后国除为县。东汉末省。

  • 匡口镇

    一作狂口镇。即今河南新安县北五十四里狂口村。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二》:匡口镇“在新安县北六十里黄河南岸为津济处。明嘉靖二十二年筑城于此。今废”。

  • 西林县

    清康熙五年(1666)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定安镇(旧西林县)。后移于��角村(今广西西林县)。雍正十二年(1734)改属西隆州,乾隆七年(1742)又改属泗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