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村镇
①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北官林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宜兴县图: 西北有官村镇。
②即今江西赣县东北境官村。清时有把总驻防。
①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北官林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宜兴县图: 西北有官村镇。
②即今江西赣县东北境官村。清时有把总驻防。
即阿速。在今高加索以北,顿河下游一带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:“岁丁巳, 出师南征,以驸马剌真之子乞歹为达鲁花赤,镇守斡罗思、阿思。即此。
即今新疆叶尔羌河上游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叶尔羌河 “其河二源,西源曰泽普勒善河”。
在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。源出小兴安岭,南流入呼兰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呼伦河” 条下: “通肯河,在 (齐齐哈尔) 城东四百五十里,东南流入呼伦河。”呼兰河支流。在黑龙江省中部。源出小兴安岭南麓。
在今辽宁义县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宜州:“有坟山,松柏连亘百余里,禁樵采。”
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84阴平县:龙穴山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亦名龙像岩,亦名龙血山。古老相传昔此有龙斗死,血变为石。宋齐于此置龙血戍”。
即今葫芦河。源出今甘肃华池县东北界,东南流径陕西富县,至黄陵县入洛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华池县:“因县西华池水为名。”
①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)置,为武都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西北四十里石门乡(水地坝)。西魏改名安育县。②北魏太和九年(485)置,属临洮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洮河东岸。西魏废。③北魏置,属武兴
即波密。在今西藏波密县东南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12作 “博窝”。
亦名睢阳山。在今安徽宿州市西北二十里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符离县: “有诸阳山。”
北宋时对西藏中部地区的汉译称。宋张方平 《乐全集》 卷22: “秦州奏唃厮啰事”,称唃厮啰为 “武三咩” 人,武: 今西藏前藏地区; 三咩: 今扎囊县桑伊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