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安国
北宋初渤海遗民乌氏建,在今吉林鸭绿江畔白山市一带。《宋史·定安国传》: “定安国本马韩之种,为契丹所攻破,其酋帅纠合余众,保于西鄙,建国改元,自称定安国。” 宋初屡贡方物。后为辽所并。
北宋初渤海遗民乌氏建,在今吉林鸭绿江畔白山市一带。《宋史·定安国传》: “定安国本马韩之种,为契丹所攻破,其酋帅纠合余众,保于西鄙,建国改元,自称定安国。” 宋初屡贡方物。后为辽所并。
①唐方镇名。咸通十一年 (870) 置,治所在徐州 (今江苏徐州市)。天复二年 (902)废。②五代方镇名。后梁置。治所在华州 (今陕西华县)。后唐改为镇国军。唐方镇名。咸通十一年(870年)置,治彭
在今安徽濉溪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十年(869)七月,“康承训克临涣,杀获万人,遂拔襄城、留武、小睢等寨”。在今安徽省濉溪县境内。唐咸通十年(869年),康承训攻庞勋,进克此寨。
1929年析朝邑县东部黄河滩地于大庆关城置,属陕西省。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五十五里朝邑镇东北平民乡。1934年迁黄河西岸堤浒村东。1950年撤销,并入朝邑县。1958年朝邑县地又并入大荔县。旧县名。1
唐南诏前期置,治所在云南城(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祥云县及楚雄彝族自治州地。后改弄栋节度。
自山东博山(今属淄博市)至八陡。长9.3公里。为胶济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0—1941年修筑。
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山下。有唐欧阳询书道林寺碑。宋圆悟禅师居此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 引 《府志》: “宋朱、张讲学时,从游者众,建道林精舍以居学者,后归于寺。”
宋大理置,属首府大理地区。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。元改浪穹县。大理置,治弥茨(今云南洱源县)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改为浪穹千户。
1934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栒邑县东部析置,治所在郭村(今陕西旬邑县西郭村)。取“红色政权永固”之义。1937年5月裁撤,并入新正县(革命政权由陕西栒邑及甘肃正宁二县析置之新县)。旧县名。陕甘苏区
隋开皇末置,属鄂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白浒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112武昌县: 废城塘县“西有小城塘以为名”。大业九年 (613) 废。
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二十五里宋城村。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燕王喜四年(前251),栗腹伐赵,“至宋子”。同书《刺客列传》:秦灭燕,“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,匿作于宋子”。《正义》:“宋子故城在赵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