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定难军

定难军
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中和二年 (882) 以夏绥银节度使号为定难军。治所在夏州 (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)。辖境屡有变化,长期领有夏、绥、银、宥四州之地,相当今陕西长城、清涧河以北、秃尾河以南及内蒙古伊克昭盟南部。此后为党项族拓跋思恭及其子孙所有,北宋时建为西夏国。

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中和二年(882年)以夏绥节度使号为定难军,治夏州(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红柳河北岸白城子)。辖夏州、银州、绥州、宥州。五代汉乾祐二年(949年)增领静州。此后为党项拓跋思恭所据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靖安路

    即静安路。治所在靖安县 (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鄂伦苏木古城)。《元史·成宗纪》: 大德九年 (1305) 秋七月,“以黑水新城为靖安路”。校勘记云: 《元史》 卷25、26及 《元文类》卷5

  • 汤岭

   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五十里,接歙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太平县“尚书山”条下:“县西南六十里有汤岭,多悬崖峭壁。”有汤岭关,为入黄山通道之一。

  • 偏关县

    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宁武府。治所即今山西偏关县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北部、黄河东岸、长城南侧,邻接内蒙古自治区。属忻州市。面积1685平方千米。人口11.1

  • 龙州宣抚司

    明宣德七年(1432)改龙州置,属四川布政使司。治所即今四川平武县。嘉靖四十五年(1566)改置龙安府。明宣德七年(1432年)改龙州置,治今四川省平武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平武县和青川、北川二县部分地

  • 北路道

    ①1913年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在代县(今山西代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保德、静乐、忻州、定襄、五台等县市以北地。1914年改名雁门道。②1913年置,属奉天省。治所在辽源县(今吉林双辽市)。辖境相当今吉林

  • 西中县

    南齐改西安县置,为兴古郡治。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南朝齐以西安县改名,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境。为兴古郡治。后废。

  • 喀喇古隆河

    一名楚呼楚水。即今新疆塔城市东喀让古尔河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77: 楚呼楚水“亦名喀喇古隆水,出 (楚呼楚) 山,西南流至今(塔尔巴哈台) 厅治南,与乌拉斯台水会,……又西南入额敏河”。

  • 苏家口

    在今北京市怀柔县西南苏峪口。明中叶为防御俺答而于此设防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昌平州:苏家口“在州东北八十里。嘉靖中许论言渤海所当山陵之北,其间有苏家口,实为扼塞之处”。

  • 为州

    唐析扶德州置羁縻州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境。后废。

  • 博阳山

    ①博亦作 “傅” 或 “敷”。此为何山,位于何地? 各家说法不一。《尚书》 伪孔传及 《史记集解》 均认为 “敷浅原,一名博阳山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历陵县: “傅阳山、傅阳川在南,古文以为敷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