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暖县
东晋时,为避桓温讳,改宛温县置,为兴古郡治。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。南朝梁末废。
古县名。东晋时桓温改宛温县置,治今云南省砚山县北小维摩附近。属兴古郡。南朝梁废。
东晋时,为避桓温讳,改宛温县置,为兴古郡治。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。南朝梁末废。
古县名。东晋时桓温改宛温县置,治今云南省砚山县北小维摩附近。属兴古郡。南朝梁废。
春秋虞邑,在今山西平陆县西五十里上洪池、南洪池附近。《左传》:桓公十年(前702),“虞公出奔共池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虞国邑,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。《左传》鲁桓公十年(前702年):“虞公出奔共池。”
清代从张家口至科布多的驿路总名。始创于康熙北征噶尔丹时,乾隆平定准噶尔后趋于完备,其后略有变动,至嘉庆时定型。据《嘉庆会典事例》卷531《置驿》、卷560《驿程》, 阿尔泰军台分为四个区段。第一段从头
①唐永淳元年(682)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附近。五代南唐改名永贞县。北宋太平兴国中复名扬子县,大中祥符六年(1013)移治今江苏仪征市,为真州治。南宋建炎元年(1127)升为扬子军,
①明成化七年 (1471) 析江阴县置,属常州府。治所在今江苏靖江市。长江在此分为南北两道,天启以后县北江流渐淤为平陆。民国初属江苏苏常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93年改设靖江市。②清光绪三十四年
从今黑龙江哈尔滨市至内蒙古满洲里市。全长934.8公里。为中东铁路的一部分。清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建成。自黑龙江省哈尔滨,经大庆、昂昂溪(齐齐哈尔市辖)、牙克石、海拉尔等城市,至内蒙古自治区边
原草坪驿。在今浙江常山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衢州府》: 草坪 “在常山县西四十里,旧草坪驿”。(1)古镇名。又作草坪关、草平镇。在今江西省玉山县东,与浙江省常山县交界处。元至正末曾于此置军营,驻兵防守。
又名清水河。本古清夷水。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境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妫州有妫水,源出城中。”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延庆州:“东北有妫川,俗名清水河,下流注于桑干河。”
即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四十里下乃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朔州:乃河堡“嘉靖四十五年筑,万历初增修,周一里有奇,西去老营堡四十里。嘉隆间,寇由此入犯,掠石州崞县诸处”。
在今河北宣化县东北五十里赵川镇。明宣德五年 (1430) 筑堡于此,隆庆后改筑砖城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在今甘肃镇原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8平凉府镇原县: 雉头山在 “县西三十里。又西二十里为鸡头山,本一山而异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