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宝顶山摩崖造像

宝顶山摩崖造像

在今四川大足县城东北三十里宝顶山。摩崖石刻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募化主造,自南宋淳熙六年 (1179) 至淳祐九年 (1249),历时七十余年。石刻共十三处,造像数以万计。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。巨型雕刻三十余幅,最著者有六道轮回、华岩三圣像、千手观音像、释迦涅槃圣迹图、九龙浴太子、孔雀明王经变、无量寿佛经变像、地狱变像等。对研究宋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重庆市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宝顶山。大足石刻的组成部分。山上多佛像石刻,佛徒朝山进香,有“上朝峨眉,下朝宝顶”之说。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(奉行唐柳本尊密教)。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(1179年)至淳祐九年(1249年),历70余年始成。石刻共13处,造像数盈万。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。大佛湾为幽深的马蹄形山湾,长500米,岩高约15~30米。雕刻分布在东、南、北三面,相传赵智凤先以小佛湾为蓝图,后在此雕造。巨型雕刻30余幅,最著者有六道轮回、广大宝楼阁、华严三圣像、千手观音像、释迦涅槃圣迹图、九龙浴太子、孔雀明王经变、毗卢道场、父母恩重经变像、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、观无量寿佛经变像等。以宋代雕刻最有特色,保存完整,趣味性和故事性强。造像规模宏大,数量众多,在艺术上也有重大价值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。

宝顶山摩崖造像


猜你喜欢

  • 哷布什

    一作勒布什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东北,勒布什河北岸。《筹办夷务始末》 同治朝卷6: 同治元年 (1862) 五月,伊犁将军常清、叶尔羌参赞大臣景廉奏,“伏查伊犁西北一千余里,地名哷布什,为伊犁塔

  • 峡江镇

    隋开皇中置,属新淦县。即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。明初置巡检司,嘉靖五年(1526)升为峡江县。古镇名。隋开皇年间置,在今江西省峡江县。明初置巡检司于此,嘉靖五年(1526年)升峡江县。

  • 琉璃镇

    北宋置,属南充县。在今四川南充市西龙蟠镇西北。

  • 徒合镇

    金置,属秀容县。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四十五里冶子岭附近。

  • 直道

    秦始皇三十五年 (前212) 由大将蒙恬主持修建,为关中平原通往河套地区的交通道路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“三十五年,除道,道九原抵云阳,堑山堙谷,直通之。” 南起云阳县 (今陕西淳化县西北),北至

  • 下桥墟

    即今广东徐闻县西北下桥镇。清宣统《徐闻县志》卷1:下桥市在“县西北四十里”。

  • 始丰 (豐) 溪

    灵江支流。一名大溪。源出浙江磐安县东南大盆山,东北流至天台,折而南流经临海市西北入灵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26台州临海县: 临海江“有二水合成一水,一自始丰溪,一自乐安溪,至州城西北一十三里合”。

  • 雅州

    ①隋仁寿四年 (604) 置,治所在蒙山县(今四川雅安市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2雅州: “因州境雅安山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临邛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改雅州。治所严道县 (今雅安

  • 青峰岭

    在今河南固始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固始县: 青峰岭在 “县南百里。有泉出焉,流为梅仙河,东北入于淮。《志》 云: 岭跨商、固二邑之境”。(1)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南。梅仙河源出此山,东流入淮。

  • 细兰国

    亦作悉兰池、西兰。即今斯里兰卡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 卷2海外诸蕃国: 交趾 “西有大海隔之,是海也名曰细兰,细兰海中有一大洲名细兰国,渡之而西复有诸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