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宣恩县

宣恩县
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改施南土司置,属施南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宣恩县。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。1921年属施鹤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
在湖北省西南部,东南邻湖南省。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2740平方千米。人口34.1万。辖3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珠山镇。元初置沿边溪洞招讨司。至正二年(1342年)改施南道宣慰使司,四年升宣抚司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为施南宣慰司,后废;十六年复置,属施州卫。永乐二年(1404年)改施南长官司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属恩施县;十三年置宣恩县,取“宣扬皇恩”之意为名。属施南府。1914年属荆南道,1921年属施鹤道,1927年直属湖北省。1949年属恩施专区,1970年属恩施地区。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,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为湘鄂西革命老根据地,1933年、1935年曾建立县苏维埃政府地。地处鄂西南山地南部。境内山岭连绵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薯类,盛产茶叶、柑橘、油桐、油菜籽、烟叶、花生。野生药材有天麻、黄连、白三七等,为湖北贝母主要产地。有珙桐、水青树、连香树等国家保护植物多种,有世界上惟一的珙桐群落。矿产有白云石、煤、硫铁矿等。有机械制造、矿山开发、农副产品加工、森工、水泥、药材加工等工业。名产有宣恩火腿、贡茶。209国道和巴石、鸦当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凌云塔、施南土司皇城遗址、中武当庙、东门关瀑布、龙洞水库等。纪念地有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夫关

    在今贵州遵义县附近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播州杨氏,镇雄兵王嘉猷“扬声捣大水田,而潜以一军拔大夫关,直抵马坎”, 即此。在今贵州省遵义县附近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征播州

  • 仙洞村

   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新会县:“南有沙村巡检司,本治大神冈,后迁仙洞村,又迁长沙村,后复故治。”

  • 西佐村

    即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磁州图:西北有西佐村。京汉铁路有马西支线通此。

  • 陆城

    即今湖南岳阳市东北陆城镇。《清一统志·岳州府二》:陆城“在临湘县(今陆城镇)东南三十里。吴陆逊屯兵下隽,建昌侯虑筑土城以居之,故名。今板桥里土城,是其遗址”。区片名。在湖北省枝城市东部、清江汇入长江处

  • 如西县

    1940年苏中革命根据地由白蒲、丁堰、柴湾间通扬运河一线以西地区析置,治如皋城(今江苏如皋市)。1945年11月改名如皋县。旧县名。苏中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江苏省如皋县白蒲、丁堰、柴湾及运盐河以

  • 平水市

    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二十二里平水镇。唐元稹《白氏长庆集序》:“予尝于平水市中,见村校诸童,竞集歌诗。”即此。

  • 甘露镇

    ①即今江苏无锡县东五十二里甘露镇。《新唐书·昭宗纪》:大顺二年(891),“甘露镇使陈可言陷常州”。即此。元于此置巡司。明废。②在今江苏镇江市北部北固山西侧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元年(892),“刘建

  • 腾充城

    又作藤充。唐南诏置,为软化府治所。在今云南腾冲县西郊西山坝。

  • 中和镇

    ①即今河南获嘉县西南中和镇。民国《获嘉县志》卷2:“中和镇,距城二十一里。”②即今湖北红安县南中和乡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在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东南部、大兴安岭东麓。面积204平方千米。人口1.9

  • 栖真山

    即今安徽旌德县西之西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03旌德县: 栖真山 “在县西五里。昔窦子明宰邑于池州石埭,上升曾居此山,其坛迹存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旌德县 “华阳山” 条下: “栖真山在县西四里。其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