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将军山

将军山

①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西南。其地发现“龙山文化” 遗址。

②即今福建福州市城内东北隅冶山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冶山,“宋时曰泉山,亦曰将军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: 越王山 “其东南麓,唐时有左衙、宣毅、广节诸营,故亦名将军山”。

③在今福建沙县北五十里。明嘉靖 《延平府志》卷2 《山川》 沙县: 将军山 “在十七都。山势高峻。宋绍定三年山寇聚集其中, 招捕使陈捣破之, 故名”。

④在今福建云霄县西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47漳州府: 将军山 “在漳浦县西南九十里。唐将军陈元光初征蛮 ‘寇’ 筑城于此,有磨剑石、试剑石。土人因以名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漳州府漳浦县 “云霄山” 条下: “与大臣 (山) 相对者曰将军山,山形挺拔,如大将据帏幄中也。宋蔡如松云,古闽越王号力驺等为吞汉将军,使之南据险要以拒汉,因名。《邑志》 云,唐戍将陈元光征蛮时据此,因名也。”

⑤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南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8彰德府: 将军山,“昔齐侯伐晋,赵胜率东阳之师追之。驻兵于此”。

⑥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2荆州府: 将军山 “在长阳县南,隔江。山势雄峻,岩石如带铠甲状。上有蔺将军庙。因名”。

⑦在今湖南津市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澧州“大浮山” 条下: 将军山,“ 《志》云: 高百余丈,周三十里。相传汉纪将军信曾寓于此”。

⑧在今广东饶平县西北三饶镇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潮州府饶平县: 将军山在 “县 (今三饶镇) 北三里。高五百丈,周十里。巍峨秀拔,一名尊君山”。

⑨在今广西崇左县东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太平府崇善县: 将军山 “在府城东。山势耸立,如武士然。或谓之衣甲山。今名文奎山”。明 《徐霞客游记· 粤西游日记三》: “东即将军山,片岩立峰头迎江,有干城纠纠势,环郡四眺,峰之特耸者此为最。”山下有威震关。

⑩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: 将军山 “在旧府城西。山势雄伟,状如兜鍪,旁有两峰,峭拔夹峙”。

(11)在今四川内江市北八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7资州: 将军山,“ 《图经》 云: 唐初夷獠扰掠,将军薛万彻领兵平之,至内江北八十里,众屯于山,故令号其屯所为将军山”。

(12)在今陕西澄城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澄城县 “壶梯山” 条下: 将军山 “秦封白起武安君于此,因名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竹林堡

    在今广东饶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饶平县:竹林堡“在黄冈镇东北,福建诏安山贼由此出没。嘉靖十四年置堡于此”。

  • 戊己山

   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戊己山,“《府志》:明弘治间筑土所成,以镇黄河决口,下临龙潭,即古决口也。山名戊己,取土制水之象。山上有亭, 为张秋名胜”。

  • 灵州县

    西汉惠帝四年(前191)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师古注:“水中可居者曰州。此地在河之州,随水高下,未尝沦没,故号灵州。”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元初三年(116),“度辽将军

  • 西延水

    一名夫彝水。在今广西资源县境,为资水上源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全州:“西延水出州西,东北合众小水,入湖南新宁。”

  • 沧海郡

    亦作苍海郡。西汉元朔元年(前128)置,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境内。元朔三年(前126)废。

  • 沙沟

    即今宁夏西吉县东北沙沟乡。沙沟拱北始建于清光绪年间,丛葬数千家。1920年海原大地震时,哲赫忍耶门宦第七代教主马元璋罹难,初葬于此。(1)古水名。又名中川水。即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境内沙河。南朝宋大明

  • 东吕乡

    在今山东日照市境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琅邪国西海县刘昭注引《博物记》:“太公吕望所出,今有东吕乡。又钓于棘津,其浦今存。”《元和志》卷11莒县“汉海曲县”下称:“地有东吕乡、东吕里。”

  • 北新成县

    西汉置,属中山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68引《十三州志》云:“河间有新城,故此加北字。”东汉改为北新城县。北魏改名新城县。北齐复名北新成县,寻废。

  • 大嵛山

    即嵛山。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大嵛山。

  • 金华道

    1913年依前金衢严道改置,属浙江省。治兰谿县 (今浙江兰溪市)。1917年移治衢县 (今浙江衢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东阳、盘安、永康以西,淳安、桐庐、浦江、义乌以南,仙霞岭、武义江以北地区。19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