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少陵

少陵

是汉宣帝许后的陵墓。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司马村东。北距宣帝杜陵十八里, 因规模和封土堆都比杜陵小,故被称为少陵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许后“葬杜南,是为杜陵南园”。师古注:“即今之所谓小陵者,去杜陵十八里。”唐诗人杜甫祖籍杜陵,又曾居此,故取号少陵, 自称“少陵野老”。


又称小陵。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司马村东。是西汉宣帝许后的墓地。北距宣帝杜陵约9千米,因为规模和封土堆都比杜陵小,故自唐以来,被称为少陵(古代少、小二字同义)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许皇后立三年而崩,“葬杜南,是为杜陵南园。”颜师古注曰:“即今之所谓小陵者,去杜陵十八里。”许后,名平君,汉宣帝即位后立为皇后,宣帝本始三年(前71年)被权臣霍光妻毒死。封土堆现高25米,东西90米,南北85米。唐代诗人杜甫就居住在少陵附近,又因他的远祖杜预是长安人,所以他便取号少陵、杜陵布衣、杜陵野老、杜陵野客等,世称杜少陵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江市

    即今湖南资兴市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》:东江市“在兴宁县(旧治兴宁镇)东”。1988年资兴市迁治于此。旧市名。1961年析郴县(原资兴县并入部分)置。属湖南省郴州专区。1962年撤销,并入资兴县。

  • 陆公泉

    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2赣州:陆公泉“在瑞金县西。因陆藻得名。政和中,藻被召去,题诗泉上曰,轩前山色依然绿,轩下泉声漱玉寒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都州》:陆公泉“在瑞金县西南东明观前”。

  • 辉特旗

    又称西路辉特旗。清乾隆三十年(1765) 设,外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所属十九旗之一。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西北部哈萨格图吉尔戛兰。古旧旗名。清乾隆三十年(1765年)以额鲁特部辉特族置。为扎萨克图汗部

  • 喀喇和色尔

    一作河色尔。即今新疆和硕县东榆树沟。清道光 《新疆识略》卷3喀喇沙尔: 喀喇和色尔台 “一百二十里至库木什阿哈玛台”。

  • 路口驿

    宋置,在今江西上高县西五十里。后废。

  • 瓦寺安抚司

    明正统六年(1441)置,属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玉龙乡西北涂禹山。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加瓦寺宣慰司衔,嘉庆元年(1796)升宣慰司。

  • 汀州府

    明洪武元年(1368)改汀州路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长汀县(今福建长汀县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武夷山脉以东,明溪、清流、连城、上杭、永安等县市以西地区。1913年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汀州路为府,属

  • 南平县

    ①秦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蓝山县东北五里古城。西汉属桂阳郡。隋省入临武县。唐咸亨二年 (671) 复置,属郴州。治所在今蓝山县东北十五里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蓝山县。②东汉建安元年 (196

  • 东随安左郡

    南齐置,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。梁改为东随郡。南朝齐置,治今湖北省广水市东北。属司州,辖境约在今湖北省随州、广水二市相邻地区。梁改置东随郡。

  • 遮日山

    在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路南州: 遮日山 “在州东南十五里。峰峦峻拔,阳辉掩映。一名些亦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