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山东抗日根据地

山东抗日根据地

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(包括相邻的河北、江苏部分地区)建立的抗日根据地。包括津浦路以东山东省大部,河北省沧州以东沿海地区,以及江苏省北部地区,划分为渤海、胶东、鲁中、鲁南、滨海五区。1937年冬至1938年,共产党先后在天福山、徂徕山、牟平、清河领导人民举行抗日武装起义,建立游击队,随后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,开展游击战争,建立了鲁南、胶东、清河等抗日游击根据地。1939年又建立了泰山、沂水等根据地。1939年3月,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进入鲁西,与山东纵队会合。到1940年8月,成立了根据地最高政权机关——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(简称“战工会”)。1943年战工会改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(简称“政委会”)。1945年8月政委会改为山东省政府。在抗日战争中,根据地军民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,建立三三制政权,实行减租减息,开展生产运动和经济、文化建设,广泛开展游击战争,粉碎日军多次扫荡,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。同日伪军作战一万九千余次,毙伤日伪军十五万余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灵溪镇

    北宋置,属岳池县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5广安军:冢宰山“在岳池县东六十里灵溪镇侧”。(1)在浙江省苍南县中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1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灵溪,人口4

  • 夏、周国名。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。《国语·郑语》: “己姓昆吾、苏、顾、温、董……则夏灭之矣。” 《左传》: 成公十一年 (前580),“苏忿生以温为司寇”。按苏忿生为武王时司寇,可见武王时苏子己居

  • 临宗砦

    北宋崇宗三年 (1104) 置,属湟州。在今青海乐都县北。后废。

  • 鸣雁

    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杞县北。《左传》: 成公十六年 (前575),“卫侯伐郑,至于鸣雁”。即此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陈留郡陈留县: “有鸣雁亭。”《水经·汳水注》: “汳水又东径鸣雁亭南。”春秋郑地。

  • 凤怜砦

    北宋置,属观州。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境。宣和三年(1121)废。

  • 交脚汛

    清乾隆时置,在今四川昭觉县南五里。有把总驻守。咸丰元年(1851)城毁,后移今昭觉县。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宣统元年(1909)征凉山,“官军进驻交脚”。即此。二年(1910)改为昭觉县。

  • 塔虎城

    又称他虎城。在今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西北一百里八郎乡上台子北,西北距大安县城二十里。辽为长春州治所。“塔虎”,蒙古语意为 “胖头”,因城周围泡沼过去盛产胖头鱼而得名。

  • 和夷

    指今四川天全县南天全河 (古名和川水) 一带之民族。一说指今四川大渡河以南民族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蔡蒙旅平,和夷底绩。” 《水经·桓水注》: “郑玄曰,和上(川),夷所居之地。” 《禹贡锥指》: 和

  • 牛耳山

   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十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耀州:牛耳山“以两山东西分,若牛耳也”。

  • 布日都庙

    或作布尔都庙。即今内蒙古正镶白旗西北布日都苏木。1946年察哈尔左翼正白旗(1949年正名为正白旗)迁驻于此。1950年为正白镶白联合旗驻地。“布日根”,蒙古语意为绿洲淀。1956年正白镶白联合旗改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