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岑巩县

岑巩县

1930年改思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。据《清一统志·思州府》:岑巩山“在府城西二十里。峰峦层叠,连亘百里”。县因岑巩山为名。按:岑巩,侗语意为大山。


在贵州省东部。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面积 1479 平方千米。人口21.2万。辖4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思旸镇。元置思州安抚司,至元十七年(1280年)前一度治清江(今县);后改安抚司为宣慰司,属湖广行省。明洪武初仍为宣慰司,治都坪峩异溪长官司地(即清江)。永乐十一年(1413年)改为思州府,属贵州布政司。隆庆二年(1568年)至万历五年(1577年)曾迁平溪卫(今玉屏县)。清不改。1913年废府置思县,属黔东道(1914年改名镇远道)。1923年直属于省。1930年改名岑巩县。1949年属铜仁专区,1950年划入镇远专区。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1958年并入镇远县,1962年析出复置。地处黔东低山丘陵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甘薯、油菜籽、花生为主。有水泥、发电、化肥、酿酒、印刷、粮油加工等厂。思州石砚闻名全国。岑石、岑洋公路斜穿县境。名胜古迹有回龙寺和文笔塔,明代思州宣慰司副使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层摇罗国

    即层拔国之异译。摇为拔之误。故地在今非洲东部索马里以南一带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层摇罗“国居大食之西南,崖无林,地多淳”。

  • 桑犊县

    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三十里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潍坊市南,属北海郡。东汉省。

  • 色宗

    ①又作色仁孜宗。即今西藏萨迦县东一百八十余里赛乡。②又作色谿。治所即今西藏曲水县西塞村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色”。

  • 临汉县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安养县置,属襄阳郡。治所即今湖北襄樊市 (樊城)。贞元二十一年(805) 改置邓城县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安养县置,治今湖北省襄樊市北。属襄阳郡。贞元二十一年(8

  • 温泉河

   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琼州府乐会县: 温泉河在 “县南十里。《志》 云,河自西黎山纵横峒发源,流经县西界,达县西南温汤铺,转流至东北转敖港入海”。

  • 大陵山

    在今山东单县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单县:大陵山“地高耸,水不能啮。俗谓之土山。山下有长堤,以捍黄河”。

  • 平海山

   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平海镇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平海山“在归善县东南二百里,下为平海所”。

  • 喇里阐

    亦作拉里拉。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北。《清太宗实录》 卷51: 崇德五年 (1640),萨穆什喀等讨索伦部博穆博果尔之乱,“乃令梅勒章京承政伊孙率每旗章京一员,每牛录下兵二人,往喇里阐地方”。即此。

  • 赤水驿

    即今陕西华县西赤水镇。唐为长安与洛阳间陆路交通重要驿站。罗邺有《春夜赤水驿旅怀》诗。即今陕西省华县西赤水镇。唐为长安与洛阳间陆路交通重要驿站。唐天复元年(901年),朱全忠西至长安,自华州(今华县)西

  • 青印溪

    在今福建尤溪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尤溪县: 青印溪 “在县城南。溪中有青石如印,因名。源出县西九十里沙县接界之杉岭,迤逦而东,有山坑、王卫等凡十有一溪,次第流合焉,经县前入湖头溪 (尤溪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