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岚县

岚县

明洪武初降岚州置,属岢岚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。清属太原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1950年移治东村(即今岚县)。


在山西省西北部、吕梁山北段。属吕梁市。面积 1510 平方千米。人口17.2万。辖4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东村镇。隋大业八年(612年)置岚城县,属楼烦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岚城县为宜芳县,为东会州治;六年东会州改置岚州。天宝、至德年间曾改为楼烦郡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岚州与宜芳县并入管州,五年复置岚州,属太原路。后属冀宁路。明洪武初降岚州为岚县,属岢岚州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后魏末于此置岚州,因界内岢岚山以立名。”今岚县因岚州为名。清属太原府。1914年属冀宁道。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晋西北专区、兴县专区。1952年属忻县专区。1958年废入静乐县,1961年复置岚县。1971年属吕梁地区,2003年属吕梁市。岚河、岚漪河、蔚汾河流经境内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高粱、谷子、马铃薯、莜麦、豆类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石英、铝土、蛭石、长石、云母、白云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冶金、建材、化工、机械、玻璃等。太古岚、岚岢铁路在此衔接。209国道、忻碛公路经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白龙山、皇姑陵、五龙庙、秀容古城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运河

    今京杭大运河自天津市至山东临清市的一段。系利用原有卫河加以疏浚而成。清以来对天津以北的北运河 (白河) 而言,称南运河。京杭运河的一段。自天津市经河北省南部至山东省临清市。长414千米。利用原卫河加以

  • 包藏先结簇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东南包座乡。后废。

  • 曲子县

    1936年4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庆阳、环县二县析置,治曲子镇(今甘肃环县东南曲子镇)。1950年5月撤销,并入庆阳、环县二县。旧县名。陕甘苏区设。1936年由甘肃省环县和庆阳县析置,治今环县曲子镇。县以

  • 三平山

    即今福建平和县东三平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平和县:三平山“在县东南。岩谷深邃,结曲崎危,登者必历三险三平,乃至其巅。有峰岩泉石诸胜”。

  • 割林河

    即葛林河。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格林河。《明太宗实录》 卷61: 永乐七年 (1409) 正月乙丑,“赐割林河、奴儿干等处来归野人万户头目宴”。

  • 驻岭

   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浦城县: 驻岭 “岭极高峻,路出崇安”。

  • 田州塔

    俗称姚伏塔。在今宁夏平罗县南四十里姚伏镇东二里。因古田州城而得名。西夏始建。清乾隆四十八年(1783)重修。为七层六角形楼阁式砖塔。通高38米。

  • 大苦水

    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西北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:“旗东境有泽曰大苦水,南直甘肃张掖边外。大苦水之东有二泽:曰骗马湖,湖东南有泽曰沙枣湖,亦曰沙枣泉,在肃州东北二百三十里,金塔寺

  • 秦中

    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。因春秋、战国时这里为秦国地而得名。《汉书·娄敬传》 有 “秦中新破” 句,唐白居易有 《秦中吟》 诗。皆指此。古地区名。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。《汉书·娄敬传》:“秦中新破。”

  • 崛山

   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。 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 崛山 “山形峭拔,多林木”。 上有唐贞元二年 (786) 建崛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