岱县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东泰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七十里。贞观初省入博城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。属东泰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省入博城县。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东泰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七十里。贞观初省入博城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。属东泰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省入博城县。
西汉置,属五原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梁素海东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境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 (北河) 自临河县东径阳山南……东流径石迹阜西。……南屈径河目县故城西,在北假中。”古
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绩溪县: 绩溪岭在 “县东五十里,因县治得名。又东十里曰闻钟岭。屈曲往复,地近西坑”。
①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北。旧址为元代万宁寺中心阁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 建,后毁于火。清乾隆十年 (1745) 重建。高约33米,全部改为砖石结构。楼内悬永乐年间铸的大铜钟一口。②在今
在今湖北枣阳市西。《宋史·孟珙传》:南宋绍定元年(1228),珙“创平堰于枣阳。自城至军西十八里,由八叠河经渐水侧,水跨九阜,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,溉田十万顷,立十庄三辖,使军民分屯,是年收十五万石”。
明初改元赵斤站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沙文斯克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“沼阴站”。后废。
一作宁葭。战国时中山国地,在今河北鹿泉市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武灵王二十年 (前206),“王略中山地,至宁葭”。《索隐》: “ 一作蔓葭,县名,在中山。”即“宁葭”。
①在今福建大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大田县:县前溪“在县治南。源出德化县界,环绕北出,县境诸溪涧水悉流入焉,东北入尤溪县境。亦谓之大溪,即尤溪之上源也”。②即今广东平远县北之仁居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
在今四川重庆市旧城内。海拔345米。民国时,四川军阀王陵基建私宅于此。1949年以后辟为公园,为观赏重庆山城夜景最佳处。在重庆市区内、长江北岸。相传旧时因遍植枇杷树而得名。海拔345.6米。林木茂密。
驿站名。元置,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南。
即今山西古交市西南南头。1941—1945年晋绥边区置交东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