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门镇
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北六十二里州门司乡。明于此置巡司。
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北六十二里州门司乡。明于此置巡司。
在今广西象州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象州:三里塘“在州南。方广三里,灌南乡诸田”。
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11密州辅唐县: 浯水堰 “《三齐记》 曰: ‘昔者堰浯水南入荆水,灌田数万顷’。今尚有余堰,而稻田畦畛存焉”。
后金崇德四年(1639)置,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。驻昌都庙(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查干淖尔苏木)。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,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49年并入西部联合旗。古旧
即获水。 在今河南东部, 安徽、 江苏北部。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流,通称汴水。《说文》 作。
北魏平城宫内正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高宗纪》:太安四年(458)三月,“起太华殿”。同书《高祖纪》:皇兴五年(471),孝文帝“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”。太和九年(485)二月,“癸未,大飨群臣于
西晋改栒邑县置,属新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二十五里职田镇。东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晋改栒邑县置,治今陕西省旬邑县东北。属新平郡。后废。
元至正二十六年 (1366) 朱元璋改杭州路置,治所在钱塘、仁和二县 (今浙江杭州市)。明初为浙江行省治,洪武九年 (1376) 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。清为浙江省治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、海宁、余杭、富
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崎头乡。为海防要地。明于此设兵戍守。
在今湖南郴州市南一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60郴州:文明山“上有塔,又有亭,名曰第一江山”。
即今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镇。清代属云龙州,乾隆十二年(1747)置六库土千总。云贵总督硕色《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》载有六库,谓“接壤云龙,应归云龙州管辖”。傈僳语“六”为龙,“库”为洞,意即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