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布隆吉尔河

布隆吉尔河

①即今甘肃西部疏勒河。因流经布隆吉尔城,故名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南籍端水“按《舆图》及《新志》:今有苏赖河,亦名布隆吉尔河。发源靖逆卫南山,曰昌马河,北流转而西,经旧柳沟卫北,会十道沟水为苏赖河,又西经州北三十里,又西经敦煌县西北,党河自南来注之。又西流三十里许,入哈喇淖尔。其流长七百余里,池方数十里,即古南籍端水也。今州、县屯田,俱藉此水灌溉”。

②即今青海大柴旦镇东南塔塔陵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:“柴达木河出河源北托逊淖尔,西流至西拉珠尔格塔拉,阿拉克淖尔水东来入之。合而西北流, 格德尔古河、乌兰乌苏河、布隆吉尔河,俱自其东注之,又西入于沙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仁济桥

    在今江西高安县城东,跨锦江西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瑞州府高安县:仁济桥“在府治东。旧有浮桥,宋淳熙十二年,改建石桥于两岸。作石堤以摄悍流,垒八墩于深渊,以酾水势。墩之上架木为梁,甃以石版。梁之上覆以厦

  • 长风山

    在今湖北武穴市西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左径长风山南,得长风口,江浦也。”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一》:长风山,“《县志》:当夤山下,近南一带左翼山是也”。

  • 石堂山

    ①在今福建宁德市西北一百二十里。明王应山《闽都记》卷33福宁州:石堂山“在二十都。路通古田,山巅有石如堂,宋儒陈普居其下”。②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七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35坊州中部县:石堂山,“《水经注》

  • 都山

    ①又名孤山。即望都山。在今河北唐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 18唐县: “孤山,盖都山也。”②亦作乌都山。即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北都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开元二十一年 (733),“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与

  • 洮城郡

    北周宣政元年 (578) 置,属岷州。治所在和政县 (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)。保定元年(561) 废。北周置,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。保定元年(561年)废。

  • 铁斤泽

    即地斤泽。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。《宋史·党项传》: 淳化二年 (991),李继迁居王庭镇,赵保忠往袭之,继迁奔铁斤泽”。即此。

  • 乌江镇

    即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乌江镇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乌江县:“绍兴五年废为镇,七年复。”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和州:“又南有牛屯河巡检司,后移于乌江镇,即故乌江县也。”(1)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南部,东南濒长

  • 江阴运河

    古名五泻水。即今江苏江阴市南锡澄运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江阴县:运河“在城南。北引大江,由黄田港贯城而南,至县南十里,经蔡泾间,亦曰南闸,又曰下闸,……又十里至青肠镇,又南三十五里达五泻河,出高桥合无

  • 彭家门

    古海峡名。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邦加岛之间的和邦加海峡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:旧港 “自淡港入彭家门,民以竹代舟”。

  • 永宁宣抚司

    元至正中改永宁路置,属四川行中书省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。明洪武四年(1371)降为永宁安抚司,移治今四川叙永县东城。八年(1375)复升为永宁宣抚司,属四川布政使司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、古蔺二县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