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利墟
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五十里广利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46:高要县有广利墟。
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五十里广利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46:高要县有广利墟。
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同德县西南黄河以东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左翼中旗: “牧地西滨黄河。有恰克图河,东南来流入之。东至巴哈图尔根,南至阿尔坦果尔,西至伊克图尔根,北
在今河南遂平县西南嵖岈山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元和十二年 (817),李愬遣董少玢等攻淮西吴元济,“少玢下马鞍山,拔路口栅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遂平县西南。唐元和十二年(817年)李愬讨吴元济,遣董少玢
金置,属修武县。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修武县: 承恩镇 “在县西三十五里。又县西二十里有待至镇,皆以武王伐纣时所经而名之也”。
战国赵邑,在今河北易县西南(据《通鉴》注)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幽缪王迁五年(前231),“代地大动, 自乐徐以西,北至平阴,台屋墙垣大半坏,地坼东西百三十步”,即此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省易县西
即苍亭。在今河南南乐县西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南乐县:仓亭“其地有仓帝陵及造书台,亭因以为名”。
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民族,因居匈奴(胡)之东,被称为东胡。其地南邻燕国,战国后期被燕将秦开击败,北却千余里,燕遂筑长城以拒之。燕长城遗迹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北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、内蒙古赤峰市、敖
在今北京市平谷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 “瑞屏山” 条下载: “渔子山 上有大冢,相传为黄帝陵也。其北有渔子山堡,与密云县熊儿峪相接。”
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十七里杨田乡。清乾隆《青阳县志》卷1有杨田梗。
在今广东海丰县北二里。《宋史·文天祥传》:元至元十五年(1278)十二月, 从潮阳走海丰,“天祥方饭五坡岭,张弘范兵突至, 众不及战,皆顿首伏草莽。天祥仓皇出走,千户王惟义前执之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广东省
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六十六里司里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东平州: 棘梁山 “顶有崖,东西判为二,其上架石为桥,可通往来,名曰天桥”。在山东省东平县西部。宋以来历代在此设巡检司,又名司里山。海拔105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