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库车县

库车县

1913年改库车州置,属新疆阿克苏道。治所即今新疆库车县。库车乃龟兹之异译。1930年属阿克苏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中部南麓、塔里木盆地北缘。属阿克苏地区。面积1.54万平方千米。人口40.6万。辖9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库车镇。古称龟兹,是“丝绸之路”北道上的名城。历史上曾是汉代西域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中心。库车自汉、唐至宋,称龟兹。因语音变转之故,《新唐书》有两种写法,一写“丘慈”,一写“屈兹”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写作“屈支”。十六国前秦、前凉、后凉、西凉写作“屈茨”。南宋、金时称“曲先”。库车一名最早出自《元史》,《元史》西北地附录中有“库叉”的写法,音正与“库车”相合。清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定名“库车”。库车系突厥语译音,按《回疆通志》一书解释,是“胡同”的意思。“因其地为南疆腹地之要街,故以此命名”。《今县释名》一书解释,谓此地有眢井。《汉书》记载库车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汉代西域都护府设于此。东汉在此置长史。唐代安西都护府驻龟兹,下辖九州。五代至宋,西迁回鹘势力逐渐伸张至龟兹,称龟兹回鹘。元、明时期,龟兹属别失八里西部宣慰司辖,后改称亦力巴力。清初为准噶尔王朝统治,乾隆二十年(1755年)清军攻克库车,设办事大臣,兼辖沙雅县。光绪八年(1882年)设库车直隶厅(内辖沙雅县、新和县);二十八年改设库车直隶州,归属阿克苏道。1913年改设库车县。1949年属阿克苏专区,1970年属阿克苏地区。境内地形北高南低,北部山峰最高海拔为 4550 米,最低海拔923米。可分为北部天山山地、冲积扇形砾石戈壁地和南部冲积平原。主要河流有库车河(苏巴什河)、渭干河和塔里木河。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并产稻、大豆、啤酒花、油菜籽及各种水果。为自治区及地区粮棉畜生产的重点县之一。林木有新疆杨、银白杨、胡杨、旱柳、园冠榆、白椿等。矿产有煤、石油、天然气、铁、锰、铜、明矾、石膏等。工业有采矿、电力、森工、建材、食品、酿造、炼油、化工、纺织等。素有“歌舞之乡”、“瓜果之乡”的盛名。杏脯、紫羔皮、刀剪、地毯驰名中外。314、 217、 210国道和南疆铁路纵横县境。名胜古迹有库木吐拉石窟寺和大、小龙池。纪念地有林基路烈士纪念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敛盂

    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八年 (前632),“晋侯、齐侯盟于敛盂”。杜注: “卫地。”古邑名。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南。《左传》僖公二十八年(前632年):“晋侯、齐侯盟

  • 雅安驿

    明置,在今四川雅安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雅州: 雅安驿 “在州治东。马驿也”。

  • 十三万户

    藏籍对元代在前藏、后藏所设十三个万户的总称。元沿金制,全国均设万户官职。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,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;藏族地区各万户军民通摄,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。前藏、后藏各万户,始置于至元五

  • 水纹山

   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罗定州:水纹山“高七十丈,周四十余里。山下有泉,沸涌而出,或谓之罗旁山”。

  • 仓头市

   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北仓头镇。清乾隆《无为州志》卷4《镇集》:仓头“在治北二十里太平乡”。

  • 喝盘陀

    旧作渴槃陁。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石头城遗址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喝盘陀,“后魏太延中,始通中国。贞观九年,遣使者来朝。开元中破平其国,置葱岭守捉,安西极边戍也”。

  • 沛宫

    在今江苏沛县东南。《汉书·高祖纪》:高祖破鲸布,“还过沛,留。置酒沛宫,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”, 自歌“大风歌”。即此。《元和志》卷9徐州沛县:“故沛宫,在县东南一里。”

  • 牛心山铺

    即今贵州绥阳县西南牛心山乡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 “中堡铺”条下:又有“牛心山铺”等, 皆戍守处。

  • 拜答刺河

    今蒙古国巴彦洪果尔省拜达里克河。元《圣武亲征录》 载: 成吉思汗与汪可罕联兵攻乃蛮,回师至拜答剌边只儿之地,遭乃蛮伏兵截击。拜答剌为河名,“边只儿” 意为两河合流处,指今拜达里克河与扎克河会流点附近地

  • 埭溪市

    即今浙江湖州市西南棣溪镇。清乾隆三十九年 (1774) 设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