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延安县

延安县

①隋仁寿元年(601)改广安县置,属延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延长县东北谭石塬。大业初属延安郡,大业末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置,为北连州治。武德五年(622)移治濯筋川西南(即今延长县)。贞观二年(628)属延州。广德二年(764)改名延长县。

②1936年改肤施县置,属陕西省。治所即今陕西延安市。1937年析置延安市。1975年并入延安市。


(1)古县名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广安县置,治今陕西省延长县南。属延安郡。大业末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置。广德二年(764年)改名延长县,属延州。(2)旧县名。陕北苏区设。1936年改肤施县置,治今陕西省延安市北大山圪塔,后迁治白家牙。1937年析城区置延安市。1949年废市入延安县,县治迁原市区。1972年复析延安县城设市,延安县治迁姚店。1975年撤县,并入延安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刘庄集

    即今河南沈丘县(槐店镇)南五十六里刘庄店镇。明嘉靖《沈丘县志》:“刘庄集,在治(今县东南五十四里老城镇)西南十五里。”

  • 承匡县

    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匡城乡。后徙襄陵,改为襄邑县。

  • 斡端

    又作五端、阿端、扩端、忽炭。即今新疆和田市。《元史· 世祖纪》: 至元十五年 (1278) 一月,“阿老瓦丁戍斡端”。十六年(1279),“以忽必来、别速台为都元帅,将蒙古军二千人、河西军一千人,戍斡

  • 里楚河

    亦作里楮河。即今四川理塘、木里县境之里塘河(木里河),为雅砻江支流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:里楮河“在里塘门首。河源出瓦述长垣蒙了沙,向东南流,至眉目喇卡哈雅入内地”。

  • 龙?场

    即今四川犍为县东龙孔镇。《清史稿·胡中和传》:同治元年(1862),“(李)永和遁犍为龙��场,负隅死抗。中和围之,垒石墙,编木栅,外浚深壕,密布梅花桩”。即此。

  • 文殊院

    又名妙圆塔院、信相寺、空林寺。相传建于南朝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西北文殊院街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文殊院“在成都县西北,即妙圆塔院”。今寺为清康熙三十年(1691)重建。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三大士殿

  • 费城

    即今安徽涡阳县东北六十里丹城集。《魏书·地形志中》: 临涣郡丹城县 “治费城”。

  • 四贤祠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之孤山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四贤祠“在钱塘县孤山。初杭人祀唐白居易于竹阁,后增宋林逋、苏轼,名三贤堂。绍兴后废,徙寄水仙王庙庑后。明正德中复建,增祀唐李泌为四贤祠”。

  • 焉耆都督府

    唐贞观十八年 (644) 灭焉耆后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旧城。开元七年 (719) 为安西四镇之一。贞元六年 (790) 后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贞观十八年(644年)

  • 加斗寨

    即今山西广灵县东加斗乡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加斗寨“在广灵县东南十五里。一名留老寨。亦名留老疃。明洪武间筑,周一里有奇,高二丈五尺,濠深二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