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阳郡
①南朝梁置,属泷州。治所在开阳县(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
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泷州置,治所在泷水县(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定市境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泷州。
(1)南朝梁置,治开阳县(今广东罗定市东南)。属泷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平陈废。(2)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泷州置,治泷水县(今广东罗定市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罗定市、信宜市北部,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部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泷州。
①南朝梁置,属泷州。治所在开阳县(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
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泷州置,治所在泷水县(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定市境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泷州。
(1)南朝梁置,治开阳县(今广东罗定市东南)。属泷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平陈废。(2)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泷州置,治泷水县(今广东罗定市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罗定市、信宜市北部,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部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泷州。
在今云南盈江县北部,苏典东北十二里勐戛山麓。明万历二十二年 (1594) 云南巡抚陈用宾筑,为腾越八关之一。在今云南省腾冲县西北猛卡山上,为通往缅甸要冲,明腾越八关之一,清初设有公署,驻兵戍守。
亦名古城山、五面山。在今四川邛崃市南十里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临邛县“有古石山,有石矿,大如蒜子,火烧合之,成流支铁,甚刚,因置铁官,有铁祖庙祠。汉文帝时,以铁铜赐侍郎邓通,通假民卓王孙, 岁
1913年改永宁直隶州置,属四川永宁道。治所即今四川叙永县。县取叙州、永宁各一字为名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16年蔡锷率护国军由黔入蜀,经此北上。1935年红军长征由古蔺县横穿县境西进,均留下不少
即今浙江常山县西南球川镇白鸽洞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常山县: 宝盖洞 “在县西五十五里球川之上。正德七年以姚源盗起,置戍于此”。
西汉元鼎二年 (前115) 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。东汉改为符节县。建安中属江阳郡。西晋复改符县。永嘉以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元鼎二年(前115年)置,治今四川省合江县。属犍为郡。东汉时改符节县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余姚县(今浙江余姚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余姚市大部和慈溪市西部地。七年 (624) 废。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为姚州都督府治。治所在姚城县 (今云南姚安县西北
在今河北沧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沧州清池县:“西五十里有李彪淀东堤……(永徽)三年筑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3沧州:李彪淀在“州西南十里。旧为钟水处”。
①原名云居寺。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西二十六里。建于隋唐时期。唐皮日休《过云居寺玄福上人旧居》诗指此。明景泰年间重修后改名广德寺。现存大殿及殿后之多宝塔。大殿为单檐硬山顶式,系清代重修。多宝塔建于明弘治
在今江苏长江以北境。南段在启东、海门、通州、如东、如皋等县市境,入运盐河。《清一统志·通州》 载:串场河“在州东北。串吕四、余东、余中、余西及金沙、西亭、石港诸场,出丁堰闸,会于运盐河。一从立发河进口
在今山西潞城市东北四十四里凤凰山麓。始建于唐天宝六载 (747)。院前竖有八角青石经幢一座,刻陀罗尼经及建幢建寺的铭记。殿西有北宋元祐二年 (1087) 建造的大圣宝塔,俗称青龙宝塔。